第五章 总部经济 (修改后的《区域经济学》第二版的第五章总部经济) 重点问题 ·总部经济的概念内涵与形成机理 ·总部经济的理论体系 ·城市总部经济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与雷达模型 ·总部经济助推城市经济转型 第一节 总部经济的概念与机理的系统描述 一、引 言 跨国公司是总部经济的载体。它通过地区总部对分散在各地的工厂、办事处、子公司和其他的相关机构,进行生产、贸易、人才和信息集中决策和运营,并通过产业链和营销渠道不断扩大自己发展的空间。总部经济作为整个经济体的决策和控制中心,它既给所在地区带来资本、技术、产品和服务,又带来经营的理念、管理方式、企业文化以及其他方面的积极带动,是一种具有外来刺激的现代经济形态,对经济全球化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只要它愿意将自己融入到全球化竞争之中,愿意分享外来人各种先进理念和经济收益,就必然以开放的心态,迎接、支持和推动这种具有国际意义的新经济形态的发展。只要这个国家是开放的,这个新经济形态就会进入和发展,对发达国家和地区是这样,对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也是这样。作为一个处于体制、产业和结构加速转型期,并且以开放度不断提高的一个大国经济中国来说,引入和发展总部经济的空间最大。 我们首先考察一下亚洲地区,新加坡和中国香港地区是两个致力于发展总部经济,并已经达到了相当高度的中心城市。新加坡大约 6000家外国公司中,有 3600家跨国公司以区域总部形式在新加坡开展业务,有 210家获得了新加坡经济发展委员会颁发的“区域总部地位”证书,其中 30%的企业属于“财富 500强”。而在香港设立地区总部的外资公司已达 966家,开设地区办事处的外资公司 2241家。 然后,再考察一下中国大陆,截止到 2005底,被商务部认定的在北京设立地区总部跨国公司达 29家,上海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的数量达到 104家。经商务部批准,跨国公司在我国设立的投资性公司有 260多家(北京和上海合计),其中 120家位居世界 500强行列。部分规模较大的投资性公司正计划向地区总部过渡。总之,在现今总部经济如火如荼的发展,确实为各地区和中心城市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显著地提升了他们的竞争能力。因此,总部经济成为社会各界谈论的一个热点经济学话题。但是,什么是总部经济?总部经济的功能是什么?总部经济的形成机理又如何?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做出科学的解释。为此,本节从总部经济的概念与内涵、总部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