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B 模块化布局---存储器设计 Edited by Kevin 1 PCB 模块化布局---存储器设计小结 存储器,也称之为内存,其分类关系如下图: 在PCB 设计的过程中,关注的是它们存取数据的速率,这个速率关系的细节的处理。如,速率高的内存颗粒,PCB 设计时为了减小串扰,尽量拉大信号线的间距;同时,由于速率不同,控制蛇形线的误差范围也不一样; 下文结合FLASH、SDRAM、DDR2 来介绍布局布线设计要点。这里先概述一下布局和布线。 布局:内存中的数据是用来被控制器(CPU,如DSP、MCU、ARM、FPGA 等)读写的,因此需要结合PCB 单板尺寸、器件密度、走线密度情况,选择合适的位置摆放;至于那些去耦电容、储能电容时必不可少的,怎么摆放,就不再赘述。如果还有匹配电阻如串阻、上下拉,结合它们的作用来摆放。 布线:首先要对信号线分类,然后然后分好组,处理这两步后,后续的走线、绕等长等,同一组的按统一标准处理就行了。在这里将信号线分为三类:数据信号、地址信号、控制信号。对于PCB 设计工程师,首先要培养出在原理图中识别信号种类的能力,然后能够在PCB中能把分类的信号线进行分组。通俗的分组方法:数据组和地址组。 数据组:在这里举例说明一下,如果有一片只有 8 位的SRAM,自然分成一组。如果是一颗16 为的DDR2,数据组可以分成高低各 8 为的两组。小组成员自然是数据信号线,可能会有其他信号线,如DDR2 的一组信号线中,要包含相应的数据掩码信号和数据锁存信号。 地址组:包含地址信号线和控制信号线,时钟信号也属于地址组。 上面说过同一组的按统一标准处理,主要指以下两点: a. 同一组尽量走在同一层; b. 同一组在控制等长时标准一样,可以和其他组不一样,这算是自治;当然也不能太离谱,不能出现一个地球标准、一个火星标准; PCB 模块化布局---存储器设计 Edited by Kevin 2 接下来结合具体设计来讲解。 FLASH 设计 Flash 的速率一般比较低,因此在布局和布线方面放的比较宽松。首先分析原理图,如下图,分清数据类型: 从图中示例,Flash 的电源和地管脚很好识别;经判断 DQxx 为数据信号;Axx 为地址信号;其他判定控制信号:这样分析后,就可以在 allegro 的规则管理器中对数据分组了。如下图: 这里没有将数据再分成低 8 位和高 8 位,因为我评估过,分成一组,我这边也有空间走线和绕等长。因此,在设置时要灵活把握。 Flash 布局:不再详述,看完后文,应该会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