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血标本采集【典型病例】病例一:患者×××,男性,55岁,人院诊断COPD急性发作作、Ⅱ型呼吸竭”,遵医嘱查血气分析。病例二:患者×××,女性,65岁,人院诊断“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遵医嘱查血气分析。【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程序步骤序号分值备注(要点及扣分说明)仪表仪表端庄、着装整洁、符合职业要求11核对双人核对医嘱单与检验单12评估患者:病情、年龄、意识、生命体征、吸氧状况或者呼吸机参数设置13操作部位:桡动脉、肱动脉、股动脉、足背动脉、颈动脉22心理状态:情绪反应、心理需求31合作程度:患者和(或)家属对此项操作认识及配合程度41环境:安静、整洁、光线充足51操作前准备护士:洗手、戴口罩12口述或不规范视同未做用物治疗车上层:化验标本登记本、检验单、基础治疗盘(内有复合确消毒液、棉签)、动脉采血器、无菌手套、治疗巾、弯盘、小枕、快速手消毒毒剂治疗车下层:医用废物收集袋、生活废物收集袋、利器盒23缺一项-0.5患者:根据病情取合适体位32操作过程携用物至床旁查对患者及腕带信息(2个以上查对点),告知患者,取得合作12协助患者取合适体位,充分暴露穿刺部位22程序步骤序号分值备注(要点及扣分说明)操作在穿刺部位垫小枕,并铺治疗巾321过程定位:操作者用一手食指和中指触及动脉搏动最明显处42有效消毒穿剌部位皮肤两次,待干52未有效消毒-1,未充分待干-1消毒范围大于5×5cm62将干棉签置于易取之处72消毒操作者一手食指和(或)中指两次,待干,或戴无菌手套83未充分分待干-1检查并打开动脉采血器包装,取出配件(无菌胶塞和安全针座帽)置于治疗盘内,将采血器取出94进行预设:将采血器针栓推至底部,再回拉到预设位置(1~1.6ml)104核对患者信息及检验单112消毒后的食指(或)中指触及动脉博动最明显处122另一手动脉采血器,以45度~90度角快速刺人皮肤133缓慢进针直至出现鲜红色回血143等待针筒内血液到达预设位置153迅速拔出动脉采血器,用棉签、,按压穿刺针眼处至不出血164同时立即将动脉采血器针头斜面刺入无菌胶塞173未立即刺入-1,动脉血未隔绝空气-2去除针头弃入锐器盒,检查血标本有无气泡183及时更换安全针座帽192轻柔颠倒混匀,上下各5次203双手揉动动脉采血器5秒,使血液与抗凝剂充分混匀213再次核对动脉血标本、检验单、化验标本登记本、患者及腕带信息(2个以上核对点)222在检验单上注明患者的体温、吸氧流量或吸氧浓度233脱手套,撤治疗巾242口述:标本立即送检252整理床单位、根据病情协助患者取合适体位262程序步骤序号分值备注(要点及扣分说明)操作过程告知注意事项,进行健康指导272操作后处理用物:依据《消毒技术规范》和《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做相应处理112护士:洗手21口述或不规范视同未做记录在化验标本登记本上打钩、记录时间、签全名31如系危重患者,在危重护理记录单上按要求记录31效果评价正确查对无误12无菌观念强23操作规范熟练,安全有效32沟通良好,体现人文关怀42建议时间8分钟51【相关知识】(一)概念动脉采血术(arterialbloodsampling)是自动脉内抽取血标本的技术。抽取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是临床一种常见的诊断检查。(二)目的采集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判断患者氧合情况、酸碱平衡状况,为治疗提供依据。(三)部位穿刺点应选择表浅易于触及,穿刺方便,远离静脉和神经的动脉。临床首选桡动脉,其次是肱动脉、股动脉、足背动脉和颈动脉。(四)并发症1.感染。2.皮下血肿。3.桡神经损伤。4.假性动脉瘤形成。5.动脉痉挛。6.血栓形成。37.穿刺处大出血。8.穿刺困难。(五)注意事项1.消毒面积应较静脉穿刺消毒面积大,严格无菌操作,预防感染。2.穿刺部位应沿血管走行压迫止血至不出血为止。3.若饮热水、洗澡、运动,需休息30分钟后再采血,避免影响结果。4.采血时采用标枪姿势。5.有出血倾向者慎用。6.采血后需隔绝空气,及时送检,保证检验效果。7.不能立即送检时可放置在4℃的冰箱内保存,但不能超过2小时。8.穿刺点按压5分钟以上,凝血功能障碍者按压延长至10分钟以上。9.新生儿禁用股动脉采集血标本。10.尽量避免在患者循环不良部位或在输液侧采血。(六)健康教育1.穿刺部位禁止热敷,当天尽量不要洗澡,局部不要湿水,以免引起感染。2.穿刺部位同侧肢体避免提重物或受累,以免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