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三 铁、铜及其化合物A 组 三年高考真题(2016~2014 年)1.(2016·课标全国卷Ⅱ,13,6 分)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制备 Fe(OH)3胶体将 NaOH 浓溶液滴加到饱和 FeCl3溶液中B由 MgCl2溶液制备无水 MgCl2将 MgCl2溶液加热蒸干C除去 Cu 粉中混有的 CuO加入稀硝酸溶液,过滤、洗涤、干燥D比较水与乙醇中氢的活泼性分别将少量钠投入到盛有水和乙醇的烧杯中2.(2015·浙江理综,13,6 分)某同学采用硫铁矿焙烧取硫后的烧渣 (主要成分为Fe2O3、SiO2、Al2O3,不考虑其他杂质)制备七水合硫酸亚铁(FeSO4·7H2O),设计了如下流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溶解烧渣选用足量硫酸,试剂 X 选用铁粉B.固体 1 中一定有 SiO2,控制 pH 是为了使 Al3+转化为 Al(OH)3进入固体 2C.从溶液 2 得到 FeSO4·7H2O 产品的过程中,须控制条件防止其氧化和分解D.若改变方案,在溶液 1 中直接加 NaOH 至过量,得到的沉淀用硫酸溶解,其溶液经结晶分离也可得到 FeSO4·7H2O3.(2015·福建理综,9,6 分)纯净物 X、Y、Z 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X 可能是金属铜B.Y 不可能是氢气C.Z 可能是氯化钠D.Z 可能是三氧化硫4.(2014·课标全国卷Ⅱ,9,6 分)下列反应中,反应后固体物质增重的是( )A.氢气通过灼热的 CuO 粉末B.二氧化碳通过 Na2O2粉末C.铝与 Fe2O3发生铝热反应D.将锌粒投入 Cu(NO3)2溶液5.(2014·北京理综,7,6 分)下列金属中,表面自然形成的氧化层能保护内层金属不被空气氧化的是( ) A.K B.Na C.Fe D.Al6.(2014·安徽理综,8,6 分)下列有关 Fe2(SO4)3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溶液中,K+、Fe2+、C6H5OH、Br-可以大量共存B.和 KI 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Fe3++2I-===Fe2++I2C.和 Ba(OH)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Fe3++SO+Ba2++3OH-===Fe(OH)3↓+BaSO4↓D.1 L 0.1 mol·L-1该溶液和足量的 Zn 充分反应,生成 11.2 g Fe7.(2016·课标全国卷Ⅱ,28,15 分)某班同学用如下实验探究 Fe2+、Fe3+的性质。回答下列问题:(1)分别取一定量氯化铁、氯化亚铁固体,均配制成 0.1 mol·L-1的溶液。在 FeCl2溶液中需加入少量铁屑,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甲组同学取 2 mLFeCl2溶液,加入几滴氯水,再加入 1 滴 KSCN 溶液,溶液变红,说明 Cl2可将 Fe2+氧化。FeCl2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