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 学年高中历史 第 1 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第 1 课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学业分层测评 1 岳麓版必修 2 (建议用时:45 分钟)[学业达标]1.下图所示农作物原产地在中国的是( ) 【导学号:72040002】A.①② B.②③C.①④ D.②④【解析】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粟和水稻的国家之一。【答案】 D2.《说文解字》关于家的解释:“从宀,豭(jiā)省声。周伯温曰:豕居之圈曰家,故从宀从豕。”材料反映出我国古代农耕文明的特点是( )A.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B.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C.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D.以农业为主,畜牧业为辅【解析】 宀本意为房屋,豕指猪,豕居之圈曰家,这说明重视家畜饲养业。【答案】 A3.古书记载,有先贤“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耕”,材料中提到的“耒耜”被发明时,所用的材质主要是( ) 【导学号:72040003】A.青铜 B.骨头C.铁 D.钢【解析】 在刀耕火种时代之后,农业生产进入耜耕阶段,所用材质有木、骨、石,故 B 项正确。青铜农具出现于商周时期,由于青铜比较珍贵,很少在农业生产中使用;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使用铁农具,钢的出现要晚于铁,故排除 A、C、D 三项。【答案】 B4.右图是在陕西米脂出土的东汉画像石拓片,从中我们可以得知当时( )A.米脂率先采用铁犁牛耕B.中国已有耦犁耕作技术C.牛耕技术已经普及全国D.陕西农业产量领先全国【解析】 由图片可以判断,此时出现了使用耦犁的牛耕方法,故选 B 项。A、C、D 三项无法从题干中得出,排除。【答案】 B5.“进之则箭下,入土也深;退之则箭上,入土也浅。”此工具名称是( )A.耧车 B.翻车C.筒车 D.曲辕犁【解析】 材料反映了此工具非常灵活,可以自由调节犁耕的深浅,符合曲辕犁的特征,故选 D 项。耧车是播种工具,翻车、筒车是灌溉工具,均与材料无关。【答案】 D6.中国古代民谣:“七月流火,过我山陵。女儿耕织,男儿做兵。有功无赏,有田无耕。有荒无救,有年无成。悠悠上天,忘我苍生。”这首民谣反映了中国古代( )A.小农经济的依赖性 B.小农经济的封闭性C.小农经济的脆弱性 D.小农经济的优越性【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特点。该民谣反映了在封建地主阶级的沉重剥削下,农民需要承担繁重的徭役、兵役,小农经济十分脆弱,每遇灾荒瘟疫,多数农民家庭就会陷于贫困,失去土地或破产流亡。A、B、D 三项在材料中没有反映,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