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9 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考纲要求 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2.交通、通信工具的进步。3.大众传媒的发展。课标提示 1.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2.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信工具的进步,认识其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3.以我国近现代报刊、影视和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媒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考点一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考点二 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考点三 大众传播媒介更新[自主学习答案]考点一 ①平民化 ②中山装 ③旗袍 ④列宁装 ⑤开放 ⑥四合院 ⑦新文化运动 ⑧婚姻自主 ⑨剪辫易服 ⑩教育权利考点二 ①中后期 ②公共汽车 ③ 1969 ④邮政局 ⑤丁日昌考点三 ①昭文新报 ②通俗性 ③定军山 ④中央电视台 ⑤ 1993 ⑥新观念[巧学妙用]1.构图解史——服饰发展的三大阶段2.图示解史——近代以来社会生活的变迁3.构图解史——社会生活变化的原因4.图示记忆——影响中国近代交通发展的因素5.构图解史——近代交通工具发展的特征6.图示解史——近代报刊业的影响7.构图解史——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8.漫画解史——网络的负面影响虎(网)口救子互联网也会给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带来负面影响,使青少年迷恋网吧、荒废学业、误入歧途;并且有不少网民沉迷于网络的虚拟世界中,不利于正常的社会交往。考法 1 理解近代中国交通和通讯事业发展的特点【考题 1】 据记载,1888 年清朝政府在北京西苑修建了一条铁路,慈禧太后因火车司机坐在自己前面开车,弃用了从德国引进的蒸汽机车而改用太监牵拉。这说明( )A.顽固势力拒绝引进西方科技B.封建等级制度阻碍社会发展C.清朝天朝大国思想根深蒂固D.封建迷信阻碍近代科技传播答案 B 『』 准确解答本题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明确本题的立意在于考查学生准确、合理、完整解读材料并调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中“人拉火车”现象的出现,深刻解释这一现象隐含的实质。二是依据材料信息慈禧太后不能接受火车司机坐在自己前面,分析可知造成人力拉车的原因是封建礼制,而封建礼制是等级制度的体现。『』 近代中国交通和通讯事业发展的特点(1)开端艰难,起步晚,落后于同时代的西方国家。(2)发展缓慢,受到封建顽固势力阻挠和帝国主义势力的排挤。(3)分布不均衡,沿海、沿江尤其是通商口岸地区发达。考法 2 认识近代大众传媒对社会生活的影响【考题 2】 (2014·课标全国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