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中后期政治的腐败和明末农民战争 同步练习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未被宦官把持过朝政的朝代是( ) A.东汉 B.唐朝 C.北宋 D.明朝2.明政府筹集军费加派“辽饷”是为了( ) A.同辽军作战 B.抗拒瓦刺进犯 C.镇压农民起义 D.同后金作战3.明末农民战争把中国农民战争的斗争水平推到了新的高度,是因( ) A.李自成起义军推翻了明朝统治 B.李自成起义军活动范围非常大 C.李自成起义军提出了均田免粮 D.李自成起义军建立了农民政权4.李自成的“均田免粮”口号是针对明末的以下哪些情况提出的( ) ① 土地高度集中 ②兵役徭役繁重 ③赋税沉重 ④物价昂贵 A.①②③ B.③④ C.②④ D.①③5.在明末农民战争推翻明朝统治与清军入关之时,欧洲历史正处于( )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内战正在激烈进行 B.法国大革命中,普鲁士奥地利进行武装干涉 C.俄国打败瑞典,夺得波罗的海重要出海口 D.英法七年战争结束,英国夺得了海上霸权二、材料解析题 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1:宦官制度本来是中国古代皇帝制度的特殊产物,其基本职能是为皇帝私人生活服务。虽然历代都有不同程度的宦官干政现象,但在明代宦官制度与皇权更密切结合,对明代的政治、经济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因此,研究明代政治,不能不研究宦官。 ——《高中中国古代史教案》 材料 2:初,太祖制,内臣不许读书写字。后宣宗设内书堂,选小内侍,令大学士陈山教习之,遂为定制。由是多通文墨,晓古今,逞其智巧,逢君多奸。数传之后,势成积重 ——《明史》 材料 3:然考其致祸之由,亦不尽由于通文义也,王振、汪直、刘瑾固稍知文墨,魏忠贤则目不识丁,而祸更烈。大概总由于人主童昏,漫不省事,故若辈得以愚弄而窃威柄。 ——赵翼《廿二史札记》 回答:(1)材料 1 中“宦官干政”给明代造成的“重大影响”指什么? (2)材料 2 认为造成“势成积重”的原因是什么?你认为如何? (3)材料 3 的分析是否全面?你认为实质问题是什么? 三、问答题 7.元末农民起义领袖朱元璋打败元军后在南京称帝,建立了新的封建统治。试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从整个封建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加以考察,简要评价朱元璋的主要历史活动。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 1.C 2.A 3.C 4.D 5.A 二、材料解析题 6.①影响:宦官专权加剧了明朝中后期的政治危机,加速了明朝的灭亡。 ② 原因:明史认为是由于宦官通文墨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