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3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举例说出相对性状与基因的关系,描述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的传递特点; 2、说说近亲结婚的危害。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分析,引导学生思考推理,逐步得出结论; 2、尝试通过基因显隐性原理来解释现实生活中的生命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运用科学方法解释生命科学的有关问题。 教学重点: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的传递特点、 教学难点:禁止近亲结婚的道理、 教学准备:课件(包括孟德尔的生平介绍,常见隐形遗传疾病资料) 学习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一)新课导入 【图片展示】展示两幅图片。图一:父亲双眼皮,母亲单眼皮,孩子双眼皮;图二:父亲双眼皮,母亲双眼皮,孩子却单眼皮。提出问题: 1.第一幅所示的现象是怎么回事?是母亲没有把自己的基因传给孩子吗? 2.第二幅中的孩子是这对夫妇亲生的吗? 学生先推测,然后教师再引导:这样的问题不能靠推测,科学家是通过实验来研究的。引出孟德尔的杂交实验。 学生对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行思考、讨论并作出推测。 引出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二)新课教学 1.认识孟德尔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中有关孟德尔的简介: 150 多年前,一位奥地利的修道士进行了大量的植物杂交实验,其中以豌豆杂交试验最为成功。经过整整8 年(1858-1865)的不懈努力,他终于在1865 年发表了《植物杂交试验》的论文,揭示出遗传学的基本规律。后人把这位奥地利修道士称为“遗传学之父”。他就是孟德尔。 学生通过阅读Mendel 的简介,认识到兴趣是学习的好老师。 2.实验材料 【实物展示】豌豆。 孟德尔成功的原因之一是由于他选择了适合的实验材料──豌豆。豌豆有什么神奇之处呢?大家见过豌豆吗?教师出示豌豆的资料,带学生一起分析豌豆的优点:(1)豌豆易于栽培;(2)豌豆是自花传粉的植物,而且是闭花传粉,也就是说豌豆花在花未开时就已经完成了受粉,这样会有外来的花粉进行干扰吗?所以说在自然条件下,豌豆是纯种的;(3)另外,豌豆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比如植株的高矮差异很大;(4)花比较大,适合进行人工实验等。 认识豌豆。 知识铺垫。 让学生了解实验方法。 3.实验方法 豌豆有很多性状,孟德尔每次只研究一种性状,即单因子实验分析法。并且孟德尔还巧妙地设计了杂交实验的方法。什么是杂交实验呢?就是不让豌豆自花传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