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材料成形技术基础》考试样题(本卷共 10 页)注:答案一律写在答题页中规定位置上,写在其它处无效。一、判断题( 16 分,每空 0.5 分。正确的画“ O”,错误的画“×” )1. 过热度相同时, 结晶温度范围大的合金比结晶温度范围小的合金流动性好。这是因为在结晶时, 结晶温度范围大的合金中,尚未结晶的液态合金还有一定的流动能力。F2. 采用顺序凝固原则,可以防止铸件产生缩孔缺陷,但它也增加了造型的复杂程度,并耗费许多合金液体,同时增大了铸件产生变形、裂纹的倾向。T3. 缩孔和缩松都是铸件的缺陷,在生产中消除缩孔要比消除缩松容易。T4. 铸件铸造后产生弯曲变形,其原因是铸件的壁厚不均匀,铸件在整个收缩过程中,铸件各部分冷却速度不一致,收缩不一致,形成较大的热应力所至。T 5. 影响铸件凝固方式的主要因素是合金的化学成分和铸件的冷却速度。F6. 制定铸造工艺图时,铸件的重要表面应朝下或侧立,同时加工余量应大于其它表面。T 7. 铸造应力包括热应力和机械应力,铸造应力使铸件厚壁或心部受拉应力,薄壁或表层受压应力。铸件壁厚差越大,铸造应力也越大。 F 8.为了防止铸钢件产生裂纹,设计零件的结构时,尽量使壁厚均匀;在合金的化学成分上要严格限制硫和磷的含量。T9.用压力铸造方法可以生产复杂的薄壁铸件,同时铸件质量也很好。要进一步提高铸件的机械性能,可以通过热处理的方法解决。 F10.铸件大平面在浇注时应朝下放置,这样可以保证大平面的质量,防止夹砂等缺陷。T 11.自由锻的工序分为辅助工序、基本工序和修整工序,实际生产中,最常用的自由锻基本工序是镦粗、拔长、冲孔和轧制等。T 12.制定铸造工艺图时,选择浇注位置的主要目的是保证铸件的质量,而选择分型面的主要目的是简化造型工艺。T13.把低碳钢加热到1200℃时进行锻造,冷却后锻件内部晶粒将沿变形最大的方向被拉长并产生碎晶。如将该锻件进行再结晶退火,便可获得细晶组织。T14.纤维组织使金属的机械性能具有方向性。纤维组织不能用热处理方法来消除,可以用锻造的方法来改变纤维方向。F 15.自由锻件的结构应尽量避免加强筋和局部凸台,原因是这种结构降低了金属的可锻性,不利于进行锻造。T16.胎模锻是在自由锻设备上使用胎模生产模锻件的压力加工方法。主要适用于小型锻件的中、小批生产,其锻件精度和生产率高于自由锻,但低于锤上模锻。T17.板料冲压落料工序中的凸、凹模的间隙是影响冲压件剪断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