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姿势坐姿:头正、身直、臂开 (成 < >形)、足安。执笔:拇指与食指夹住笔杆,其它三个指头辅助运笔,指实。拇指横撑,关节外凸。指实掌虚,五指齐力。执不宜紧,又不宜松。腕平掌冢,笔杆正直。见末页图。运笔:指主执笔,腕主运笔。手腕悬空,又须平覆。全用手腕,来回运转。二.起笔、行、收笔规律笔画是构成汉字的基本元素。要想写好字,首先就要写好笔画。汉字的基本笔画共有四十余个,可分为点(斜点、竖点、左点、撇点、提点)、线(长横、短横、左尖横、悬针竖、垂露竖、短竖、长斜撇、短斜撇、短平撇、竖弯撇、竖撇、斜捺、平捺、反捺、提) 、折(横折、竖折、撇折)、钩(横钩、竖提、竖钩、斜钩、卧钩、竖弯钩、竖左弯钩)及复合笔画五大类,每一类笔画的写法都是有规律可循的,可总结如下。1、起笔规律:点、带、转适用于一拓直下起笔法,之所以教这种写法是方便学生以后学习行书,见下图。点: 任何笔画都由点起。笔杆垂直,以斜势45° 下笔由轻到重写出前尖后圆的杏仁点。要求下笔要轻,角度要斜,根据笔画的粗细写出点的长短,不可一味拉长以免给下一步带来麻烦。带:是为了写出起笔轮廓,也便于转笔。以横为例,杏仁点写完后,毛笔按笔画运笔方向(横向右、竖向下、撇向左下、捺向右下、提向右上)侧锋带笔形成平形四边形块面,这样做既写出了起笔的轮廓,又便于笔锋在其中不露痕迹地换向,保证下一步的中锋运笔。注意:带时毛笔不要提起,把点的头和尾盖住(以看不见点的头尾为准),写出三条直边两个方角。转:是为了调整笔锋指向以达到中锋运笔要求。平形四边形块面形成后,笔锋不须提起,接着就是靠大拇指和食指逆时针转动笔杆(横、提为逆时针转动,竖、撇为顺时针转动,捺因为下笔方向同点一致,故不须转动) ,带动笔锋作逆时针调锋,使原来的笔锋指向由向左前变成向左,这时向右运笔才是横的中锋行笔。 注意:转笔时毛笔不要提起, 直接用拇指和食指转动笔杆带动笔锋在纸上转动,像跷跷板一样,让接触纸面的笔尖和笔跟部同时向笔画中心移动,直到笔锋状态符合中锋要求为止。以上只是以横为例说明起笔点、带、转的规律,其它笔画起笔可类推。至于横、竖、撇、提、捺五个最基本笔画的起笔点、带、转的相同和不同之处,请看下表和下左图。2、行笔规律:中锋铺毫起笔三步完成后, 紧接着中锋铺毫行笔, 在行笔过程中, 要始终保持笔锋指向与运笔方向正好相反,同时要求笔锋始终保持在笔画的中央,随着手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