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腊八的感想今天是腊八,一大早起来,嘴巴淡叽叽的,日子淡叽叽的,很想喝粥。冬天喝白粥是过于清淡了,总得加点什么进去吧,红枣,桂圆,莲子,花生,核桃……加的东西一多,这粥也就成了腊八粥。腊八节喝腊八粥,喝到肚子里的就不仅仅是粥,还有一种暖烘烘的意思在。所有的节日照例有一个华丽的传说作支撑。相传腊八为佛祖释迦牟尼修行成道之日,各地寺院效仿牧女在佛成道前献一种“乳糜”之物的传说程式,煮粥敬佛。腊八节喝粥的历史几乎与佛教传人中国的时间一样漫长。粗粗一算,我们的先人已经煮了一千多年的粥了,我们的寺院也已施了一千多年的粥了。腊八施粥,给人一种大同社会的感觉。热气腾腾的食物,天寒地冻的日子,腊八这锅粥不仅食料丰富,而且内涵丰富。丰富点什么呢。你可以把许多东西往里面加,加的东西越多,可能滋味越丰富,也有可能相反。就是说,腊八粥不是“万宝粥”。再想想整个熬煮的过程吧。按照古俗,人们大概要腊月初七晚就开始洗米、泡果、剥皮、去核、精拣,然后在半夜时分开始煮,猛火烧开,微火慢炖,漫漫长夜,至第二日清晨,这锅粥才算熬好。而所有与食物有关的节日,最容易让人想起的还是饥饿,饥饿,饥饿。我们经历过饥谨的岁月,饿得死去活来的岁月,肚皮像被吹大的猪尿泡,鼓鼓的,亮亮的,一戳就破的岁月。那些可怕的岁月。据说,那些修筑长城的民工熬到腊八这一天,还是饿死了。又据说,我们的佛祖也是在腊八这一天,饿顿在野外,被牧童发现,以少量的食物救起。又有多少民间的饿殍在这一日终结了生命。没有比饥饿和寒冷更可怕的了。第1页共3页腊八节,道旁施粥祈福,人头挤挤,食碗被高高举过头顶,见识过那一刻的人,眼睛里常有湿漉漉的光芒,有一种温暖的悲怆感。如果不是腊八,我们可能不会把那么多时间放在熬粥上。就算在这一天,也有很多人不会费时费力地去做。现代人发明了高压锅,电炖锅,电饭煲也能煮粥,没有灶台,也没有木柴了,让一切慢下来的事物正在消失。只有饥饿没有消失,那种任什么东西也填不平的饥饿感,也不会消失。说起来,世人都爱一切缓慢的东西,就像叶公爱着那条龙。真要那么慢,我们会急死的。连停电和偶尔的迷路,都会让我们手足无措。还是说煮粥吧。我相信很多时候,粥的清香是来自精神上的。当饥饿的时候,我所能想起的只是米粥的香,无可比拟的香,一种巨大的抚慰感。依稀记得小时候,粥是每日必有的食物,母亲在火凳上喂柴,一喂就是好长时间。那时候的粥是清粥,通常不加什么东西,或许没有腊八粥那么“豪奢”,然那一种经过慢时间清煮所散发出的清香,有柴火和木条凳的气息,有雨天和旧窗台的气息,有棉被上阳光的气息。有一切让人热爱的气息。李商隐想必喜欢食粥。他有这样的句子,“粥香饧白杏花天,省对流莺坐绮筵,”真是既清淡,又华丽。寒冷的日子,微火慢煮一锅粥,煤气炉上的蓝色火焰舔舐着陈年瓦罐,米粥的香气慢慢散溢出来……食粥者的尴尬之处在于,我们很快就会饿。仅此一点,似可警省世人,我们有与饿毙者一样的胃……更多精彩内容[腊八节]话说腊八腊八节的感想(20XX年1月21日)[腊八节]腊八节诗歌集锦(20XX年1月20日)[腊八节]关于腊八节的古诗(20XX年1月20日)[腊八节]腊八节主题班会活动流程(20XX年1月17日)[腊八节]餐厅腊八节活动方案(20XX年1月17日)[腊八节]超市腊八节促销活动方案(20XX年1月17日)[腊八节]社区腊八节活动方案(20XX年1月17日)[腊八节]20XX敬老院腊八节活动方案(20XX年1月17日)[腊八节]幼儿园大班腊八节活动方案(20XX年1月17第2页共3页日)[腊八节]传统文化腊八粥的作文:奶奶做的腊八粥(20XX年1月17日)[腊八节]传统文化腊八粥的作文(20XX年1月17日)[腊八节]各地腊八粥的材料和做法(20XX年1月17日)[腊八节]传统腊八粥的做法(20XX年1月17日)[腊八节]传统腊八粥的材料(20XX年1月17日)[腊八节]腊八豆怎么做(20XX年1月17日)[腊八节]关于腊八的感想(20XX年1月21日)第3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