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美术课程资源转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课程资源开发及校本课程建设是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 在美术学科课程实验实施及我市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课题的研究中,天津市美术学科在全市范围展开了“开发课程资源,创新教学内容”的教学改革研究活动。其目的是针对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结合各学校的传统和优势,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的课程资源,充分依托和发挥区县的优势和积极性,大力鼓励和指导区县自主开发、创新学科教学内容,以期达到推进课程实验,深化课程研究,落实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要求。通过几年来的探索与实践,我们在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教学内容创新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促进了美术学科改革和发展。一、美术学科开发课程资源的必要性和基本做法长期以来由于美术学科教学内容过于专业化,在一定程度上脱离学生实际,引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方式单调、呆板,造成了美术教学效率不高,因而,进行教学内容的开发重构已是必然。而这次课程改革的目的是要改变过于注重教科书、机械训练的倾向,加强课程内容与现代社会、科技发展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很显然,要达到此目的,就必须开发利用校内外一切课程资源,为实施新课程提供环境。基于以上认识,天津市美术学科多年来一直将学科课程资源开发的研究列为学科教研的主要工作之一。自 2000 年开始,在全市开展了具有本市特色的美术教学内容设计与开发活动。这一活动极大地调动起全市广大美术教师研究、探讨的热情,并开发设计出一批具有我市美术教学特色的课程内容。新课程实验工作启动后,我们在原课程开发研究的基础上,将美术课程资源开发按照新课程理念持续不断深化,并在进一步研究中,注重把握课程资源开发的自主性、创造性的特征,将学科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与之相结合,使创新研究具有可操作性和评价表征。在课程实施中,着力研究课程资源开发带来的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引导教师们通过课程资源开发触及到课程改革的真谛,进而促使了广大教师在不断探究中保持持续的热情和不懈探索的精神。几年来,美术学科有目的的发现并指导课程资源开发的案例,指导完善开发的课程内容结构。多次组织区县进行形式多样的课程资源开发研讨活动,促进了这项工作在全市的推进。全市广大教研员和美术教师从有利于学生发展出发,结合当地实际,创造性地开发利用美术教学资源。仅近三年中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