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杂感哈尔滨市教育研究院 于志强拜读了《黑龙江教育》2010 年 12 期以来刊发的有关语文教学存在问题的讨论文章,对诸位文章中谈到的问题颇有同感。掩卷沉思,感慨良多,故不揣浅陋,将自己的所思所感付诸文字,以就教于方家! 这百多年来,语文、语文教学、语文教师——是多么不容易!回顾语文教学的历史,仅就新中国成立以来,受到责难、攻击、冲击、损害最大者,莫过于语文,莫过于语文教学(当然语文教师、语文研究工作者也难幸免于难)。仅就 20 世纪末“误尽苍生是语文”这一耸人听闻的观点已能略窥一斑。个中背景、经过、事实不消在此赘述。简言之,语文教学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语文课程性质问题:独立意义的语文设科已逾百年,至今对语文学科、语文课程的性质仍是百花齐放,自说自话,有关论文、论著可谓汗牛充栋,有关专家学者为此争得面红耳赤而又颇为自得。然而,没有对于语文课程性质这一原点、核心概念的科学、明晰、统一的阐释,由此衍生出的一系列问题也就在所难免了。2.语文课程内容问题:语文课程的内容究竟是什么,尚在虚无缥缈之间;旧有的“字、词、句、篇、语、修、逻、文”已被实践证明对提高学生的语文能1力功效甚微,人们急切呼吁重构的新的语文知识系统似乎还遥遥无期。一个学科设立超过百年,却没有具体、管用的课程内容、知识体系,怎能不令人扼腕!3.语文课程标准问题: 新课程改革的主要标志之一是课程标准取代了教学大纲,这不能说不是一种进步。但是,当我们仔细研读这份课程标准,却发现如下问题:对比几乎同时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语文课程标准在内容上明显空泛、单薄(也许制定课程标准的专家们太过高估了语文教师的水平,也许是标准的制定者本人也对很对具体问题模棱两可);应该明晰界定的重要概念语焉不详,具体学段目标缺乏操作性;等等。笔者翻阅过建国后的几部语文教学大纲,一个念头闪现脑际:课标不如大纲详细!如果听取一线语文教师的真实想法,会不会宁要大纲,不要课标?4.语文教材问题:文选型、主题式的语文教材,只提供了五花八门、古今中外的课文,导读、助读轻描淡写,有文采、乏指导;课后思考、练习多重内容理解、情感体会,教师想借此训练学生的语文能力近乎虚妄。教材的编写者将开发具体教学内容的难题全盘推给一线本已疲于奔命、负担累累的语文教师,还振振有辞(也可能是无能为力)地说:不要教教材,要用教材教!要充分发挥语文教师的创造性,等等。5.语文教法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