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八上地理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教案2VIP免费

八上地理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教案2_第1页
1/3
八上地理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教案2_第2页
2/3
八上地理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教案2_第3页
3/3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1.说出影响农业发展与分布的主要因素; 2.说出解决我国的农业问题的基本标准。 【教学准备】 自制相关课件、图片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我国各个地区都有农业发展上的优势和不足,利用当地自然条件的优势,把不同的农业生产部门或农作物布局在适宜它本身发展、生长最有利的地区。 讲授新课: 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 [活动 1] 参考教材图“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回答: (1)粮食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与自然环境有什么关系? (2)以下各地区适合开展哪种类型的农业生产活动?为什么? 太行山区 B、华北平原 C、内蒙古草原 D、洞庭湖沿岸 (3)完成教材的活动“城市地区农业带的分布” (4)思考:在气候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如果种果树,应该安排在什么地方?山区应该进行什么样的农业生产活动? (5)上面的选择只是从自然条件方面考虑应该发展哪个大的农业部门,当我们进行具体的生产时,又会考虑到哪些因素呢?” 回答:自然条件(包括位置、地形、气候、河流、湖泊、植被等) 社会经济条件(包括交通、技术、市场、设备等) [活动 2] 因地制宜和不因地制宜进行农业生产的事例都比较常见,你能举出哪些事例呢?并分析其成功之处和失误的地方,如果是反例,还应提出一些建议。 [小结] 人类既可以对不利的环境进行改造,使之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同时不合理的行为也可能使得有利的环境变得不利。人类的生产活动一定要符合自然规律,做到“因地制宜”,这样才可能持续地发展下去。 我国农业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问题 1] 我国人民的生活从饥饿贫穷到温饱小康的转变说明了什么? 回答:我国粮食等主要农产品实现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平衡、丰年有余的重大转变。 [问题 2] 我国农业仍面临着哪些严峻的挑战? 回答:人口增加、耕地不断减少、水土流失、自然灾害、环境污染等。 [问题 3] 长江中上游地区退耕还林,在长江中下游的洞庭湖、鄱阳湖地区退耕还湖 都使耕地面积减少,会不会影响粮食生产?(结合教材提供的阅读材料回答) 回答:由于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不会影响粮食生产。 [问题 4] 对图“我国的主要商品粮基地”进行分析,读出我国九个主要的商品粮基地,请思考:(1)这些地区成为主要商品粮基地的原因是什么? (2)为什么华北平原没有成为主要的商品粮基地? (3)为什么要建立商品粮基地? 回答: (1)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地形平坦、水源充足...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八上地理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教案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