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院长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大讨论发言稿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是机械工程学院院长**。2017-2018 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由“战略规划”到“计划全面展开”的关键之年,也是我校实现提升战略的攻坚之年,作为拥有学校传统优势学科的机械学院来讲,任重而道远。在学校展开“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大讨论时,我一直在想,作为院长,我做了什么。应该做什么。将以前的工作与近期的思考与大家一起分享。 一、构建院属党建、专业、学科三位一体的高效组织机构运行模式 还记得,2017 年 3 月份组织将我从重型机械教育部工程中心调任机械工程学院任院长。新岗位新使命,上任那刻开始,我知道自己不再是一名简单做科研的工作者,而更多地应该思考如何带领学校传统优势学科跻身国家前列,如何带领学院全体教师保持高昂精神状态,如何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摸清底数,才有思路。经过 16 天 21 场座谈调研,了解到学院有 12 个教研室,负责平日里组织教学和科研工作,但是教研室对于学科建设和科研组织的履职能力不够。有 1 个实验管理中心和 15 个研究所,有的一个教研室分别成立几个研究所,研究所之间研究领域交叉重复,内容又相对独立,其实是为了“研究所”之名而成立小型研究团队,其既无法承担学科建设重任,也不能充分的整合优势资源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同时,学院还有 4 个教工党支部。教研室、研究所、党支部三者独立运行,效能不高。 一个学院学科要发展,理顺组织关系是关键。针对上述问题,我与院领导班子其他成员经过认真分析研判,根据党建统领、学科与专业方向交叉融合的理念,构建了党支部、研究所、教研室一体化高效运行的组织模式。 如“机械设计及理论”涵盖的起机专业方向(教研室)成立“物流工程装备与技术研究所”;涵盖的“冶机、矿机专业(教研室)方向组合成立“冶金与矿山智能装备研究所”。第 1 页 共 8 页“机械电子工程”涵盖的机电、液压、机械工程三个专业(教研室)与“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涵盖的机制专业(教研室)组合成立“智能制造与控制技术研究所”;“车辆工程”涵盖的工机、车辆、工业设计三个专业及方向(教研室)组合成立“工程机械与车辆研究所”,“机械制图、机械零件与传动”两个基础教研室成立“机械仿真研究所”,在此基础上整合研究所涵盖的博士研究生,以研究所为单位成立了对应的党支部。实行了院—所(党支部、教研室)的组织机构管理模式。在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