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马 妙教学内容: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材第 46~48 页)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和问题,经历由加法算式抽象出乘法算式的过程。2.了解乘法的意义,认识符号“×”,会读、会写乘法算式,会把连加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3.通过生动有趣的情景,激发学生学习乘法的兴趣。重点难点:重点: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难点:通过直观认识,从相同数相加引出乘法,理解乘法的含义。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探索新知师:同学们,你们去过游乐场吗?那里好玩吗?你们还想去吗?(想)看到同学们上课时的精神这么饱满,现在老师就带你们再去游乐场看一看吧。(出示教材第 46 页游乐园图。)师:游乐场到了,哇!这里的小朋友可真多!认真观察,他们在玩什么?(旋转小飞机、小火车、 过山车。)师:谁能看图提出一个数学问题?二、教学例 1 1(.课件出示旋转小飞机图。)问:每架小飞机里有多少 人?(3 人)有几架小飞机?一共有多少人? (同桌讨论)指名数一数,列出加法算式。3 个 3 个地数,一共有 5 个 3,写出加法算式是:3+3+3+3+3=15。2.( 课件出示旋转小火车图)。 师:每个车厢里有多少人?(6 人)有几节这样的车厢?(4 节)你能列出加法算式吗?(6+6+6+6=24)3.(课件出示过山车图。) 师:过山车里共有多少人?(分析:每排是 2 人,有 7 排,那就是 7 个2,。) 你能列出加法算式吗?(2+2+2+2+2+2+2=14) 4.观察这几道算式: 3+3+3+3+3=15 6+6+6+6=24 2+2+2+2+2+2+2=14 (1)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这些算式的加数都相同。)1师:数一数,分别是几个几相加?(5 个 3 相加,4 个 6 相加,7 个 2相加。) (2)在 2+2+2+2+2+2+2=14 中,有 7 个 2 相加,同学们很容易就列出了算式,如果有 17 个 2,有 50 个 2 相加,你会算吗?想想算式会写多长?这样写方便吗? 师:是呀,如果加数的个数太多,计算起来会很麻烦,为了简便地表示像这样的连加算式,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种新的计算方法,可以解决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计算问题——乘法。(板书课题。)你们想学吗? 师:2+2+2+2+2+2+2=14 这个连加算式表示什么?(7 个 2 相加,和是 14。) 指出:这种加数相同的加法,还可以用乘法表示。写成乘法算式是 2×7=14 或 7×2=14。说明:“×”叫乘号,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读乘法算式。 2×7=14,读作:2 乘 7 等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