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美好乡村档案建设工作的调研报告村级档案建设工作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是基层组织规范化建设工作的亮点,是美好乡村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此次调研本着“边工作、边调研、边解决问题”的思路,以众兴集镇林祠美好乡村为例,探讨村级档案建设工作的现状、存在不足及应对策略。一、背景众兴集镇林祠美好乡村,位于xx县众兴集镇东部,北邻长集镇,东邻夏店镇,南邻曹庙镇。村区位优势突出,近310省道、105国道,阜六铁路穿腹而过。20XX年林祠村被列为xx县美好乡村示范村,20XX年正式开工建设,20XX年更是被纳入省级示范中心村。二、众兴集镇林祠村档案工作现状众兴集镇林祠村是农业大村,保存了大量的村级档案资料,内容涵盖组织建设类、综合发展类、集体经济类、人口计生类、综治工作类等各个方面,为新农村建设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见证,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素材。截至20XX年底,林祠村严格按照村级档案归档范围及保管期限表,共计整理档案153盒。但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深入推进,在村级档案建设工作过程中,暴露出新问题,提出新挑战。三、众兴集镇林祠村档案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一)档案意识薄弱,档案利用效果差。在把村级档案整理工作纳入基层组织规范化建设的重要日程前,村级档案管理工作几乎处于无人问津的状态,无专人管理、无专门档案室、无专门设备,一些重要的文件资料,或是东堆西放、零零散散;或是档案资料不分类别、不分时间简单地堆积在一起。导致在查阅文献资料时,或是无从查起,或是浪费大量的人力资源和时间。究其根源,主要是没有足够地重视这项工作,影响了村级档案工作的开展。(二)未有规范的档案整理,资料遗失。在此之前,村级档案未进行过规范化的整理,加之由于村支两委换届调整以及第1页共3页部分村干缺乏资料保管意识,影响了村级档案的正常归档(不能按时归档和归档不齐),造成档案资料的遗失。(三)档案管理人员专业理论薄弱,业务知识培训与实践脱节。初始,当自己和村委刚接触档案整理工作之时,只是简单地认为,档案工作只是文件资料的叠加,只需要按年月日摆放即可,对于档案的收集、整理分类、保管期限、档案编目、档案利用等概念模糊、缺乏专业的理论知识。后期虽有相关的档案业务培训,但每次受培训人员流动性较大,缺乏系统的业务培训,且业务知识培训与实践有脱节。四、村级档案建设工作问题应对策略为积极响应省市县档案局、美好办开展美好乡村档案工作的号召,进一步推进本村美好乡村建设,众兴集镇林祠村高度重视、安排部署、积极创建,使得档案工作有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具体表现为:(一)思想重视,财物支持。村级档案建设工作面广量大,县镇村全方位、多形式的协调配合:把档案建设工作纳入考核项目,把档案建设工作纳入村级日常重点工作之列,把档案建设工作与美好乡村建设工作同步验收;同时,为充分满足档案工作需要,提供档案室对档案进行统一管理,并配备档案柜、温湿度计、灭火器等必备器材。做到档案装具规范统一,“八防”措施到位。为响应现代化要求,林祠村还配备了电子计算机、打印机,自己购置了复印机,保障了档案室馆藏档案的保管与利用。(二)建章立制,确保工作常态化。为保障档案建设工作有序开展,目前,林祠村把档案建设工作纳入村级日常重点工作之列,创建工作领导组,建立健全各项档案收集、保管、统计、利用、保密等档案工作规章并严格执行。同时,为保障人员稳定与工作质量,由大学生村官担任专门的档案管理员,做好日常档案的收集、整理、和档案温湿度登记、利用效果登记。(三)加强培训,强化档案业务知识与能力。省市县针对档案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不规范问题,多次组织档案业务知识与业务能力培训,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同时,培训内容从第2页共3页档案工作的需要出发,以多种形式如参观学习、亲自业务指导等强化理论联系实际。再者,镇村为确保获得系统的培训知识,保证了培训人员的稳定性。(四)发挥年轻村干的核心作用,实现村级档案数字信息化。年轻村干尤其是大学生村官,接受新事物、新知识能力强,在档案整整理过程中,可以利用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