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分宜二中2014—2015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VIP免费

分宜二中2014—2015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_第1页
分宜二中2014—2015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_第2页
分宜二中2014—2015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_第3页
学校: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密-----------------封-----------------线-------------内-------------请-------------不-------------要-------------答------------------题-------分宜二中2014—2015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二生物试卷(本试卷共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命题人:舒特青一、单选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列过程发生在人体内环境中的是()A.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B.葡萄糖脱氢分解产生丙酮酸C.食物中的蛋白质经消化被分解成氨基酸D.胰岛细胞合成胰岛素等2.吊针(静脉注射)时,药液进入人体后到发挥作用经过的一般途径是()A.血浆→组织液→淋巴→靶细胞B.淋巴→血浆→组织液→血浆→靶细胞C.血浆→组织液→靶细胞D.组织液→血浆→组织液→靶细胞3.正常人若一次饮完1000mL清水后,立即测量尿流量。下列能正确表示从输尿管流出的尿流量随时间变化趋势的曲线是()4.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人的血液pH通常在7.35~7.45之间,其变化不大的原因是()H①2CO3/NaHCO3、NaH2PO4/Na2HPO4等多对缓冲物质对血液酸碱度起缓冲作用②通过呼吸系统可不断排出CO2③血浆中过多的碳酸氢盐可以由肾脏随尿排出体外④神经系统对呼吸运动强度的调节有利于维持血液pH的相对稳定⑤食物中的碱性物质与新陈代谢产生的酸性物质所构成的缓冲对调节了血液pHA.①B.②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⑤5.下列物质中均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组合是()①消化酶②抗体③维生素④血浆蛋白⑤SO42-⑥O2⑦血红蛋白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⑤⑥C.②③④⑤⑥D.②④⑥⑦6.若甲、乙两图均表示人体生命活动调节过程中细胞之间的信息传递方式,则以下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细胞2、细胞4依靠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蛋白来识别信息B.信息从细胞3传递到细胞4的速度比从细胞1传送到细胞2快C.与甲图信息传递有关的体液环境依次为:细胞内液→组织液→血浆D.乙图中细胞4可以是:神经细胞、肌肉细胞、腺体细胞7.下图所示,用燕麦胚芽鞘进行实验,一段时间后,会引起弯曲现象的是()A.④⑤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④8.下列关于甲状腺、垂体和下丘脑关系的描述,错误的是()A.甲状腺的活动受下丘脑和垂体的控制B.血液中甲状腺激素过多时,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C.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减少时,会促进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D.下丘脑和垂体能控制甲状腺的活动,但甲状腺不会影响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9.下列关于兴奋传导的叙述,正确的是()A.神经纤维膜内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一致B.神经纤维上已兴奋的部位将恢复为静息状态的零电位C.突触小体完成“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D.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10.医生给一位肾功能衰竭的病人移植了一个健康的肾脏,尽管医生的手术做得很成功,但是几周以后,这个移植的肾脏仍然坏死了,这是人体免疫反应造成的,在这个免疫反应中,移植的肾属于:()A.病原体B.吞噬体C.抗原D.抗体11.用脊蛙(去除脑保留脊髓的蛙)进行反射弧分析的实验,破坏缩腿反射弧在左后肢的部分结构,观察双侧后肢对刺激的收缩反应,结果如下表:刺激部位反应破坏前破坏后左后肢左后肢收缩右后肢收缩左后肢不收缩右后肢不收缩右后肢左后肢收缩右后肢收缩左后肢不收缩右后肢收缩上述结果表明,反射弧被破坏部分可能是()第1页(共8页)第2页(共8页)---------------密-----------------封-----------------线-------------内-------------请-------------不-------------要-------------答------------------题-------A.感受器B.感受器和传入神经C.传入神经和效应器D.效应器12.下列有关特异性免疫作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淋巴因子能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B.抗原刺激T细胞是效应T细胞形成的唯一途径C.效应T细胞能杀伤被抗原侵入的靶细胞D.抗原与特定的抗体能形成复合物从而被吞噬细胞吞噬13.三名欧洲科学家因为发现两种引发人类致命疾病的病毒...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