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教案《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2009年4月日·PAGE\*MERGEFORMAT13·《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分数的意义》是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第四单元第一节的内容。学生在三年级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但仅仅停留在直观上,这里要引导学生对分数的意义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设计理念:数学学习应是学生主观建构的过程。分数的意义比较抽象,虽然五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但是在很大程度上还需要直观形象思维的支撑。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我注意数形结合,并加强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亲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学内容: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60~62页分数的意义。教学目标:1.通过实践操作与观察,使学生知道一个物体、一些物体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用单位“1”表示,由此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分数的意义。2.在具体情境中使学生认识和理解分数单位。·PAGE\*MERGEFORMAT13·14143.使学生感受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了解分数是怎样产生的以及分数的发展历史。4.引导学生学会抽象概括,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学重点:1.理解单位“1”。2.掌握分数的意义。3.认识分数单位。教学准备:教学演示课件,学生操作物品(4个苹果图、长方形纸、12个圆片、1根线绳),学生练习纸。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复习旧知课件出示:师:图中涂色部分,你能用一个数来表示吗?(指名回答)板书:师:关于,你还了解哪些?(指名回答,引导学生说出各部分的名称。)·PAGE\*MERGEFORMAT13·14课件演示:2.导入新课师:三年级时,我们就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今天这节课,我们来进一步研究分数的意义,好吗?板书课题:分数的意义[设计意图:以旧引新,激励学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二、探究新知(一)认识单位“1”,理解分数的意义1.活动一(认识单位“1”)课件出示活动要求,教师说明。学生活动,教师巡视了解,个别指导。组织交流,请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表示的。教师根据学·PAGE\*MERGEFORMAT13·1414生选用的材料,利用课件做相应的动画演示:活动总结:师:刚才,我们用不同的物体分别表示了,你能说一说它们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吗?(学生思考后,指名回答,引导明确:共同的地方是,都是平均分成4份取1份;不同的地方是,有的是平均分一个物体,有的是平均分一些物体。)教师总结(课件相应演示):说一说:还可以把哪些物体看作单位“1”?(学生思考后,组织交流。)[设计意图:注重学生动手操作,通过用不同材料做“”,帮助学生建立单位“1”的概念,并进一步加深对分数“平均分”的认识;说一说还可以把哪些物体看作单位“1”的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单位“1”的含义。]·PAGE\*MERGEFORMAT13·141414142.认识分数的意义师:在前面的活动中,我们用不同的材料表示出了同一个分数,联系它们的共同点想一想,表示什么?(学生思考后,指名说一说,使学生明确: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一份。)课件相应出示:活动二(课件出示):学生写分数并和同伴交流,教师巡视、倾听。请几名学生说一说自己写的分数和它表示的含义,教师板书学生所写分数(后面教学分数单位时用)。活动总结(课件相应演示):[设计意图:通过用不同材料做“”,帮助学生建立单位“1”的概念,并进一步加深对分数“平均分”的认识;说一说还可以把哪些物体看作单位“1”的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单位“1”的含·PAGE\*MERGEFORMAT13·义。]3.分数与生活(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说出下面的分数的具体含义。(课件出示)指名回答,教师分别做相应课件演示:下面的画面你能联想到几分之几?(课件出示,指名说一说。)·PAGE\*MERGEFORMAT13·4.巩固练习写分数。(课件出示下图)学生拿出相应练习纸填写,教师巡视、检查,个别指导。完成后,组织交流,在交流中进一步体会分数的意义。辨分数。(课件出示下图)·PAGE\*MERGEFORMAT13·(动画)每个小题,学生用手势表示自己的判断,然后指名说自己的判断理由。第(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