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药理学复习要点 药物:指用于治疗、预防或诊断动物疾病或促进动物生长、生产的各种化学物质。 毒物:对机体产生损害作用的物质,一与药物只是量的差异 处方药:凭兽医的处方才能购买和使用的兽药。 药物的转运方式:简单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转运、胞饮/吞噬作用、离子对转运。 药物体内过程:吸收(进入血液)、分布、生物转化(肝脏)、排泄(肾脏) 峰浓度:血管外给药的药时曲线的最高点。 半衰期:血浆药物浓度下降一般所需的时间 消除率:单位时间内有多少毫升血中的药物被清除。 生物利用度:药物以一定的剂型从给药部位吸收进入全身循环的速率和程度 药物作用的基本表现兴奋和抑制 药物作用的方式 (1)局部作用(localaction)与吸收作用(absorptiv eaction)(全身作用) (2)直接作用(dirctaction)(原发作用)与间接作用(indirectaction)(继发作用) 药物的不良反应:对机体不利、不符用药目的 (1)副反应:在常用治疗剂量时出现的与治疗无关的作用或危害不大的不量反应。 (2)毒性反应:药物用量过大或过久对机体功能、形态产生损害。 (3)过敏反应:又叫变态反应其本质是免疫反应。动物机体初次接触这些药物,机体细胞动物机体初次接触这些药物,机体细胞中的蛋白质与这些药物结合成完全抗原。 (4)继发性反应:由药物的治疗作用引起的不良反应为继发性反应。 (5)后遗效应: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至阈值以下时残存的药理效应。 配伍禁忌:两种以上药物配伍或混合使用时,可能出现药物中和、水解、破坏、失效等理化反应,结果可能产生浑浊、沉淀、气体或变色等外观异常的现象。 药物的构效关系、量效关系 药物的安全指数:LD50/ED50;LD5/ED95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有哪些? 一.药物方面的因素:1.药物的理化性质、剂量 2.剂型 3.给药途径 4.联合用药与重复用药 二、动物方面因素 1.动物的种属差异 2.生理差异 3.个体差异 4.病理因素 三、饲养管理与环境 合理用药:1.正确的诊断和明确的用药指征 2.熟悉药物药动学特征 3.预期药物的治疗作用与不良反应 4.制定合理的给药方案 5.合理的联合应用 6.正确处理对因治疗与对症治疗的关系 7.避免兽药残留 人工合成抗菌药 抗菌谱:抗菌范围 抗菌活性;药物抑制或杀灭病原微生物的能力 耐药性:是指病原体与化疗药多次接触后,对药物的敏感性逐渐降低,甚至消失,致使化疗对耐药菌的疗效降低或无效 抗菌药后效应(P A E ):是指细菌与抗菌药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