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群众路线”思想的观点【正文】在西方的毛泽东研究中,斯图尔特·施拉姆是一个很有影响并为国内同行所熟悉的权威学者,他的研究著作和论文,被译成中文出版的,除了著作和专题论文外,还有《施拉姆集》。从施拉姆的诸多分析范畴可以发现,他对毛泽东的“群众路线”思想予以了特别的重视,并提出了一些值得商榷的见解。本文拟就此问题谈点看法,以引起国内研究者的重视。“群众路线”确实是毛泽东思想的一个基本概念,并被概括为党的三大作风之一。国外的研究者对毛泽东的群众路线思想也有相当的关注,并形成多种解释。比较典型的如美国威斯康辛大学教授莫里斯·迈斯纳,他将毛泽东的群众路线思想与“民粹主义”倾向相挂钩,认为“就一般意义而言,毛主义中的民粹主义倾向,是在一种视‘人民’为有组织的整体并赞美他们自发的革命行动和集体潜力的强烈倾向中表现出来的”,“毛主义非常著名的‘相信群众’的观点,实质上是对中国人民的绝大多数、中国共产主义革命的主角——农民的信任”,他还指出,毛泽东的这种群众路线思想“完全是非列宁主义的”。(注:[美]莫里斯·迈斯纳:《毛泽东主义中的民粹主义倾向》,见萧延中等编著:《外国学者评毛泽东》第一卷第76-77页,中国工人出版社1997年出版(下同)。)施拉姆与迈斯纳的看法不同,他并不赞成将毛泽东看成一个“民粹主义者”,在评价群众路线思想时,他相反认为毛泽东更多地是继承了列宁主义的思想,“以群众路线为象征的发动人民群众自己掌握自己事务的方法,总是带有列宁主义杰出人物统治论的严重倾向”。(注:[美]斯图尔特·施拉姆:《论无产阶级大革命在中国政治发展中的地位》,见萧延中等编著:《外国学者评毛泽东》第二卷第308页。)关于将毛泽东与民粹主义相联系的看法,国内已有研究者撰文进行过辩驳,而施拉姆的这个见解则迄今尚未引起重视,值得提出来讨论。施拉姆的许多篇论文和有关的著作中,都涉及对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的评论。从他的思绪来看,可以概括以下几个主要第1页共5页的观点。第一,认为“‘群众路线’是一个含混的概念,它有两个发展方向:既可能发展为列宁主义的专家治国论,也可能发展成为真正让人民管理自己的事务”。(注:[美]斯图尔特·施拉姆:《1949年前毛泽东的思想》,《剑桥中华民国史》第二部第934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出版。)第二,认为毛泽东提出的群众路线思想,虽然以确认人民群众可以成为制定正确政策的思想源泉而与中国传统思想中的“愚民”思想相“决裂”,但受列宁主义的影响很深,主要表现在对人民群众觉悟程度的估计上,即“革命运动的领袖们虽然相信群众,但归根结底仍要向他们灌输那些单靠他们自己根本不可能系统阐述的思想观念”。(注:[美]斯图尔特·施拉姆:《马克思主义者毛泽东》,见萧延中等编著:《外国学者评毛泽东》第一卷第13页。)第三,认为毛泽东的群众路线思想是与民主集中制的原则截然对立的,他指出,毛泽东一方面强调“革命精英实施集中领导的原则”,一方面“号召实行‘群众路线’”,因此,这种矛盾使毛泽东虽然具有“真正的民主精神,但如果纵观毛泽东的一生,显然可以看出,他的思想有一个突出的特征,即坚持群众必须接受政治杰出人物的坚定领导”。(注:[美]斯图尔特·施拉姆:《是党的领袖还是“天子”》,见萧延中等编著:《外国学者评毛泽东》第二卷第168页。)第四,认为毛泽东的群众路线思想鼓励人民群众的参与热情,但在列宁主义的“专家治国论”框架下,“杰出人物统治论就在群众路线的名义下演变成为寡头政治,群众‘参与’就很容易变成操纵群众”。(注:[美]斯图尔特·施拉姆:《论无产阶级大革命在中国政治发展中的地位》,见萧延中等编著:《外国学者评毛泽东》第二卷第308页。)由此而言,施拉姆对毛泽东的群众路线思想的评论是成系统的。以上这些关于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的观点,我们是决不能同意的。如果以上的归纳没有曲解施拉姆的意思的话,那么,施拉姆提出的这些看法实际上涉及到如下问题:群众路线的涵义究竟是什么。笔者以为,施拉姆的这些观点错误之处正是在于没有正确地弄清楚这个问题。毛泽东关于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