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中国壁画一一古代壁画中国壁画•远古就地取材刻岩画壁画为人类历史上最早的绘画形式之一。现存史前绘画多为洞穴和摩崖壁画,最早的距今已约万年。在漫长的史前时期,古代中国“艺术家”就地取材在岩石上凿刻或绘制图画,记录生活场景,形成了中国最早的壁画。出现了很多简洁生动艺术作品,为后世所惊叹。中国远古岩画在构思上天真纯朴,反映出人类童年时代某种幼稚的想象和美好的愿望。在造型上采用平面的造型方法,许多岩画往往是一些相互不关联的个别图像,即使是组成一幅画面的,也经常是一个个图形的重叠,而没有近大远小的透视关系,画面采用垂直投影画法,视线与对象最富特征的面保持垂直,追求物体的正面显示。岩画在塑造平面图形时,很善于物象的基本形,物体的机构简化到不能再简的程度。没有细节刻画,大都不画五官,这些粗制的图形中,却能描绘出生活的真实,显示出活跃的生命力,其中以动物形象尤为生动。这种原始形态的艺术的特征是对于生活敏锐的观察力,与艺术上粗犷手法浑然一体地结合在一起,这或许是许多岩画至今仍有其生命力的原因。中国壁画•先秦繁华壁画无觅处唯有文献寻仙踪古文献中记载,商、周时期就有笔画的存在。商纣王时“宫墙之画”是见诸文献最早的壁画,在殷墟也曾发现建筑壁画的残块,以红、黑两色在白灰墙皮上绘出卷曲对称的图案,颇有装饰趣味。相传孔子周游列国是参观周代明堂,见到壁画“有尧舜之容,桀纣之像”,而且画出“各有善恶之状”;又传说:“有周盛时,褒赏功德;独周公有大勋,劳于天下,乃绘像于明堂之墉”。可见当时壁画之盛行。到了战国时期,规模宏大的壁画已经出现,东汉王逸《楚辞章句》为屈原《天问》作序中说“楚有先王之庙及公卿祠堂,图画天地,山川神灵,琦玮谲诡,及古贤圣,怪物行事”。又说屈原“周流罢倦,休息其下,仰见图画,因书其壁”,就壁画内容提岀诘问,共问。可见壁画内容极为丰富。这说明当时楚国庙堂壁画题材多样,内容广博,充满浪漫主义精神。成语故事《叶公好龙》:叶公好龙之说源自《庄子》,文章云“叶公好龙,室屋雕龙,尽与写龙”。叶公,春秋时楚国贵族,名子高,封于叶。后汉代刘向《新序•杂事五》据此改写的成语故事:叶公子高非常喜欢龙,器物上刻着龙,房屋墙壁上画的也是龙,真龙知道后大为感动,来到叶公家里,把头探进窗子,叶公吓得拔腿就跑。从故事可以看岀,春秋时室内壁画已经非常盛行。在我国从现有的考古资料可以看岀,中国早期壁画自西周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