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统合背景:常有一些家长因为孩子学习成绩不佳或与他人交往困难等原因带他们到医院测试智商。然而测试结果表明,这些孩子的智商正常。其实,这些孩子的问题并不在于他们的智商,而是不同程度得患有感觉统合失调症。由于许多教师、家长尚不了解这种"疾病",以为在学习、交往中出现的问题是孩子不听话或粗心大意造成的,因此,除出了问题往往是教师找家长,家长训孩子,甚至打孩子,反而会是问题恶化。目前,这种叫做"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文明病正在威胁着我国儿童,特别是经济发达地区儿童的心理健康。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已有 10%-30%儿童不同程度地患有此症。另有报载:有关专家对上海 2031 名学龄儿童的调查表明:儿童中患轻度感觉统合失调的比率为 36.6%,重度为 16.1%。而日前,南京铁道医学院附属医院对南京市 2486 名 6 岁至 11岁的学龄儿童通过规范、系统的测试,结果发现有 34.9%的学龄儿童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感觉统合失调。什么是感觉统合?感觉统合(SensoryIntegration)最早是由美国南加州大学爱尔丝博士(Dr.JeanAryes)在 1969 年提出的一个研究观点,用以矫治儿童学习障碍的行为,并了解其原因,事前提出预防和改善的方法。所谓感觉统合,是指人的大脑将从各种感觉器官传来的感觉信息进行多次分析、综合处理,并作出正确的应答,使个体在外界环境的刺激中和谐有效地运作。这也就象是交通指挥者或红绿灯管制者,在它的指挥下,各种信息有条不紊地在大脑的"高速公路"上飞驰,大脑才能协调身体对外界刺激的感受并作出适当的反应。没有它们,交通将乱成一团,"事故"不断。其实,感觉统合并非什么高深的学理,因为感觉教育一直是幼儿教育领域最基础的概念。任何幼儿都必须经由感觉学习,大脑才能有效地发展出完整的思考能力,产生自发自动的学习效果。然而,由于人的大脑有 140 亿个神经细胞,分为 100 多万个感觉区,因此感觉学习的过程相当复杂而细腻,感官在输入信息时,大脑神经细胞的接受过程必须是灵敏的、准确的,所有受信息刺激影响的感觉区对同时输入的许多感官信息的协调和整合必须迅速而且完整,否则便会影响幼儿思考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发展和成熟。也就是说,幼CE 儿童注電力训练扌苜导儿不仅需要感觉学习,还需要感觉统合的学习。可见,对感觉的教育与对感觉统合的教育是一脉相承的。正因为人有感觉统合的能力,所有的学习和动作才能顺利进行。在传统的观念里,人类的智慧和人格是天生而无法改变的。但近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