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社会保障城乡均等化情况的调研报告为推进xx区社会保障城乡逐步实现均等化,积极为xx区城乡统筹发展建言献策,根据区委、区政府安排,区人社局于6月成立了由局长戴明道任组长的社会保障城乡均等化调研组,就“城乡居民社会保障并轨、逐步实现均等化”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组先后到我区鸦鹊岭镇等5个乡镇召开座谈会听取了村支书中心户、企业代表、社保经办机构工作人员等50多位基层群众意见,并赴xx市、xx市考察学习了两地社会保障实现城乡均等化方面的做法,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我区社会保障城乡均等化基本情况及存在的问题近年来,按照区委、区政府关于统筹城乡发展工作的统一部署,围绕“社会保障城乡一体化”的总体目标,xx区已初步建立了较高水平、较为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工伤保险、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险制度逐步健全完善。特别是20XX年我区被成功纳入了全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第三批试点县市后,从根本上解决了26万多城乡居民的“老有所养”问题,也使我区社会保障制度真正实现了城乡全覆盖。截至目前,五项社会保险总参保334024人次,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254070人,社会保险总参保达59万人次,综合参保率99.9%,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从制度上实现了城乡全覆盖,全区城乡群众的生活幸福指数大幅提高。然而,我区社会保障由于受长期的城乡结构二元化、制度碎片化、管理不统一等因素影响导致城乡社会保障发展并不均等,社会保障水平城乡还存在一定差距。(一)社会保障制度城乡有差别1、养老保险制度城乡有区别。城乡各种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之间政策不同、模式不同、缴费不同,各种制度按照户籍、身份、职业等设置不同的参保群体,企业职工、灵活就业人员、被征地农民、三峡坝区移民、农村户籍人口等群体分别适用不同的养老保险制度,特别是我区没有企业经历的农村户籍居民只能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这些都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社会保第1页共11页障的城乡均等化。在调研中了解到,我区龙泉镇、小溪塔街办等经济发达的乡镇一些农村富裕人员不愿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觉得城乡居保待遇低,想多缴费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但是由于户籍限制又无法参加,这有违社会保障的公平性,也不利于社会保障城乡均等化的实现。2、医疗保险制度城乡不一样。我国现行医保制度在城镇职工医保制度外,又按户籍、身份不同被人为割裂成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两种制度,城镇居民医保和农村基本医疗保险分别由人社部门和卫生部门分头经办,形成了“城乡二元结构”模式。在此模式制度下,造成了经办机构重迭、管理成本及难度大、医疗机构服务成本高、参保对象待遇不公等诸多弊端,在机制、体制上已经成为社会保障均等化发展的壁垒。我区新农合和城镇医保管理部门分别设专兼职工作人员22名、21名,机构庞大、人员众多,造成机构管理成本加大。医保管理信息网络系统重复建设也造成极大浪费,新农合、城镇居民医保每年分别投入20余万元、1万元用于网络维护与管理,信息系统双线运行,增加了政府负担。(二)社会保障待遇水平城乡有差距1、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水平不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使我区广大农民养老金从无到有,具有很大的进步意义,但是,目前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水平比较低。参加居保和职保领取养老待遇标准对比表参保类型年缴费额(元)15年缴费总额(元)60岁时大约能领取养老金(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100150084100015000183第2页共11页200030000290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344451660460(注:养老金待遇计算为不计利息、现行基础养老金及政府补贴标准、xx市平均工资标准不变的前提下)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出,参保人参加城乡居保,年缴费100元,连续缴费15年,到60岁时,每月大概能领取养老金84元。根据xx市人社局7月份的通报,我区居保人均年缴费额为116元,也就是说我区大部分农村居民都是选择100元每年的缴费档次,他们到退休年龄后每月大约能领取养老待遇80多元,考虑到经济发展、物价上涨等因素,这样的保障水平显然太低。参保人按最高档次2000元连续缴费15年,到60岁时大概能领取养老金290元,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