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词解释(每题3 分,共 15 分)1. 岩浆: 岩浆是上地幔和地壳深处形成的,以硅酸盐为主要成分的炽热、粘稠、含有挥发份的熔融体( 熔体 ) 。2. 次火山岩 :是与火山岩同源的、呈侵入产状的岩石。它与火山岩有“四同”:同时间但一般较晚;同空间但分布范围较大;同外貌但结晶程度较好;同成分但变化范围及碱度较大。侵入深度一般<3.0km,又可分为:近地表相 0~0.5km;超浅成亚相0.5 ~1.5km;浅成亚相1.5 ~3.0km。3. 辉长结构: 基性斜长石和辉石的自形程度几乎相等,均呈半自形-它形粒状。这种结构是辉石和斜长石含量近于共结比时,同时从岩浆中析出的结果,是基性深成相的典型结构。4. 安山岩: 是与闪长岩化学成分相当的喷出岩,致密块状,有时具气孔构造。具斑状结构或隐晶质结构,斑晶为斜长石 ( 中性斜长石 ) 、辉石、角闪石和黑云母。基质常见交织结构或玻晶交织结构。5. 原生岩浆: 岩浆起源于上地幔和地壳底层,把直接来自地幔或地壳底层的岩浆叫原生岩浆。二、填空题(每题2.5 分,共 15 分)1. 火山岩常见岩相有溢流相 ,爆发相 ,侵出相 ,火山颈相 ,次火山相 ,火山沉积相 六种。2. 按 SiO2含量,岩浆岩可分为超基性岩 ,基性岩 ,中性岩 ,酸性岩 四类。按里特曼指数(δ )又分为钙碱性( σ <3.3) ,碱性( σ =3.3 ~ 9) 和过碱性 ( σ >9) 三个系列。3. 岩浆岩色率是指岩浆岩中暗色矿物的百分含量,根据岩浆岩中造岩矿物的化学成分,可将矿物分为 硅铝矿物,铁镁矿物两类。4. 根据矿物在岩浆岩中的含量和在岩浆岩分类中的作用,可以分为 主要矿物,次要矿物, 副矿物三类。5. 斑岩和玢岩仅用于浅成岩中斑状结构的岩石。斑晶以 斜长石和暗色矿物为主,称玢岩;斑晶以石英、碱性长石和似长石为主,称斑岩。6. 蛇绿岩套并不是一种岩石名称,而是一种特殊的岩石组合,该组合由上往下由镁铁质火山杂岩,镁铁质席状岩墙杂岩 ,辉长岩质杂岩 和超镁铁质杂岩 组成。三、简答题(每题10 分,共 50 分)1. 说明钙碱性系列岩浆岩的深成相及喷出相的代表性岩石名称及次生变化。岩石类型深成相喷出相次生变化超基性岩橄榄岩苦橄岩常见的次生变化有蛇纹石化、碳酸盐化、绿泥石化等。蛇纹石化: 超基性岩中的橄榄石、辉石被蛇纹石交代的作用叫蛇纹石化作用。碳酸盐化:当富含CO2的热液作用于超基性岩时,橄榄石常变成滑石和菱镁矿,有时也伴生有蛇纹石。绿泥石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