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中特概知识点(2013 修订版)书本架构:第一章:总论第二章到第四章:毛泽东思想部分,后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未涉及部分第五章到第十二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部分重点考核章节:一、五、六、七、八、十二注意每章后边的思考题,部分在笔记中标记,部分未标记,未标记的自行寻找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第一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发展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1、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就是如何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2、 1935 年遵义会议确立毛泽东在全党的实际领导地位。3、 1938 年六届六中全会毛泽东《论新阶段》首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4、 1945 年七大,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写入党章。5、问:为什么马克思主义需要中国化?(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迫切需要。(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内在要求。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课后思考1)1、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实现具体化。(指导实践)2、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上升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实践中来)3、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进入精神层面)三、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课后思考2)1、两大理论一脉相承2、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第二节毛泽东思想一、形成和发展1、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2)时代背景:战争与革命(因此,毛泽东思想有战争革命有关内容)2、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1)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农村包围城市(中国国情,农村人多统治薄弱)、武装夺取政权(理论来源,阶级斗争发展为武装斗争)(2)遵义会议以后:系统的哲学思想、军事思想、统一战线思想和党的建设理论。二、主要内容(课后思考3)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理论;政策和策略理论;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理论;党的建设理论。 (前三战争革命相关,后三建设政策相关)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三、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课后思考3)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实践中来)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