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回收膜分离法1 国内外发展现状国外对膜法油气回收的研究和工业应用较早。日本NKK公司1988 年建造了第一套用于油库油气回收的膜装置。1989 年德国BORSIG公司也成功推出了膜法油气回收装置, 至今已有 180 多套大型装置在运行。德国的GKSS公司、日本的日东电工和美国的MTR公司都在膜法油气回收方面实现了工业应用。欧洲建造了很多安装在输油管线终端的大型膜装置, 用来从输送过程产生的气流中分离和回收油气。由于国外在气体分离膜领域开展的研究较早,目前国外己经实现工业化的膜分离法回收VOC的生产厂家以及回收体系有: 我国对气体分离膜的研究开发和应用开始的较晚,20 世纪 80年代初才开始。但由于气体分离技术与催化燃烧、吸附等传统处理方法比较,具有效率高、能耗低、操作简单、装置紧凑、占地面积少、无二次污染等显著特点,所以得到了广泛推广和深入研究。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所、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所等单位在该方面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长足进步。我国目前使用膜分离技术主要应用的领域有: 氢气的回收和利用、从空气中制取富氮、从空气中富集氧气、二氧化碳的回收和脱除、工业气体脱湿、从天然气中提取浓氦气、空气中易挥发有机物的回收等。在这些领域,膜分离技术基本都得到了工业化应用,但在回收废气中的挥发性有机物领域的研究应用工作只是最近几年才开始。在化工生产、油罐、油轮及加油站等有机物质制造、贮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经常要排放挥发性有机气体。他们通常由惰性气体和烷烃、烯烃等有机气体组成,采用膜技术实现有机混合气体的分离,不仅可以回收附加值高的烷烃、烯烃等有机物和NZ等,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2002 年,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和吉化公司合作进行了现场实验,采用螺旋卷式膜分离器回收聚乙烯生产过程中排放的乙烯和丁烯单体,取得了较好的结果。但在膜材料的研究和生产领域,我国还没有全部实现自己研制开发。寻找成本低,分离效率高、化学稳定性好、耐热、并具有优良的机械加工性能的膜材料,并将其工业化应用将是我国研究人员面临的挑战。近几年来,国外的实验室研究分离VOC使用得最多的膜分离材料是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它从结构上看属半无机、半有机结构的高分子,具有许多独特性能,是目前发现的气体渗透性能好的高分子膜材料之一。研究人员大多是采用聚枫(PS) 、聚偏氟乙烯(PVDF)、聚间苯二甲酸乙二酯 (PEI) 等材料作为支撑层,使用PDMS涂层堵孔,作为选择性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