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 课 提 纲 为 年 轻 的 海 洋 地 质 学 家 准 备 杨 子 赓 二零零七年九月 青岛 - 1 - 岩心编录描述和取样(讲课提纲) 引言 长期以来,浅海地区都是利用表层取样和柱状取样进行海洋地质调查和研究,研究深度有限。20 世纪 80 年代,我国开始在近海海域进行钻探取样,使海域第四纪研究深度大大增加。到目前为止,研究陆架区海洋第四纪沉积和地层的最深钻孔是渤海 BC1 孔(孔深 240.5m),时间跨度最长的钻孔是南黄海 QC2 孔,达到古地磁 Olduvai 亚时顶界以下(约 1.70Ma)。海域超过 100 个全取心的浅钻为研究我国陆架海域中更新世以来的沉积和地层奠定了基础。 不容讳言,海区的多数钻孔还不能在整个钻孔中采取未经扰动的岩心,加上岩心保管及地质编录和取样中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从而大大地降低了原始地质资料的可靠性。 作为课题人员,尚无力改变钻探取心的落后状态,但通过地质编录确认岩心的可靠度则 是责无旁贷的。 地质观察是基础 这是地质工作的至理名言。是以探索发现、解释自然为目标的地质科学的性质所决定的。它曾经是 20 世纪 60 年代,地质部门在“设计革命化” 中提出的最重要的要求之一。它针对了当时出现的地质观察薄弱,原始资料质量降低而提出来的。对于海洋地质工作而言,“地质观察是基础” 也是颠扑不破的真理。海洋地质学的发展历史说明,它的任何进展都是由于技术进步— — 人的手和眼的延长,使观察能够更加深入细致。发展新技术,谋求长柱状样和合格的钻孔岩心一直是近年来我国海洋科学技术发展的重点项目。可惜至今未取得突破性进展。大多数海洋地质调查仍然袭用着陈旧的取样设备。 目前为止,海洋地质调查中最常规的可以直接观察到地质现象的只有各种取样器采取的样品— — 表层取样、柱状岩心、钻孔岩心。 浅海钻孔岩心,按现行的工程承包价,每进尺一米,获得的岩心靠港价格大概是10000-20000 元/米(意味着用 100 元的人民币来裱糊岩心切面,可以裱糊 15-30 层)。国家每年耗费大量资金在浅海打钻,所获得的有限岩心是弥足珍贵的。 - 2 - 1 岩心地质编录 1 .1 岩心地质编录的目的: 岩心的地质编录,是将岩心所固有的原始数据进行科学的、客观的记录和编排;使用规范化的地质术语描述岩心的观察结果;登记所有的样品编号、采取位置、分析目的。这应该是一份岩心处理过程最完整的原始科学记录和数据,具体要求如下: 1 .1 .1 核对钻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