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平差教学大纲 (116学时,包括上机实习10学时)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测量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测量平差》主要解决测量误差所带来的矛盾,是一门教学生怎样进行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的理论。它是后续如《工程测量学》、《控制测量学》等课程的基础。其任务是: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具备必需的测量平差计算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误差方程及法方程的列立及解算和观测值精度评定的方法;掌握经典和现代的平差理论。具备进行平差问题的计算的能力。学会运用测量平差的基本方法解决三、四等控制网的平差计算问题。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为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形成综合职业能力和继续学习打下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测量平差计算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 (一 ) 知识教学目标 1. 了解测量误差理论。 2. 熟悉衡量精度的指标。 3. 了解协方差传播律、协因素传播律及其在测量上的应用。 4. 熟悉并掌握经典平差的计算方法。 (二 ) 能力培养目标 1. 能正确选择测角网中独立条件的数目。 2. 能正确建立条件方程、误差方程。 3. 掌握法方程的解算及精度评定。 4. 能正确确定与选择间接平差中未知数的个数。 5. 掌握测量平差的方法,具有对简单三角网、水准网进行平差计算的能力。 6. 具有使用计算机进行平差计算的能力。 (三 ) 思想教育目标 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 基 础 模 块 第一章 测量误差理论 1-1 观测误差及分类 主要内容:误差产生的原因及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 1-2 偶然误差的特性 主要内容:偶然误差的四大特性 1-3 误差曲线的表达式 主要内容:根据偶然误差的四大特性推导出误差曲线方程 1-4 衡量观测值精度的指标 主要内容:中误差、概率误差、极限误差之间的关系 1-5 测量的权、单位权中误差的计算 主要内容:观测值定权的公式及定权的方法 1-6 广义传播律及未知数函数的中误差计算(广义传播律为选学内容) 主要内容:协方差传播律及协因数传播律 1-7 最小二乘法 主要内容:测量平差为什么要遵循最小二乘原理 教学要求: 掌握偶然误差的概率特性。 理解衡量精度的指标,掌握方差与中误差、权等概念。 理解协方差传播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