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物种及物种形成 第一节 种下分类阶元 第二节 物种及其形成方式 第三节 高级分类阶元 第一节 种下分类阶元 一般认为物种是生物分类的 基本单位。 种以下的阶元称为种下阶元 种以上的阶元称为种上阶元或高级阶元 一、亚种 1、基本概念 为分类学术语,国际动物学命名法规中唯一要求命名的种下阶元。 指种内的亚群,各占据不同的分布区,互不重叠,为异域分布。 具有较明显的地理含义,常称为地理亚种。 2、亚种的特点 亚种间不存在生殖隔离或生殖隔离不完善。 具有可以分辨的形态等方面的区别,在分布区交界处存在中间过度类型。 在分类实践中,亚种形态分化的标准以75%的个体呈现不同为界限。 二、其它种下分类单元 生态型包括 2 种不同情况: 生态表型:同一或类似的基因型在不同条件下产生的不同表型。 生态亚种(:长期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种下不同亚群,具有相应的形态差异,同时具有遗传型上的变化。 型 :指外形、颜色、花斑等方面差别显著的种内不同表型,如异色瓢虫的各种色斑型。 变种或变型多用于栽培植物和家养动物方面,指人工栽培或饲育下产生的种内的某些类型。 宗或品种不同领域含义不同: -生态宗:生态学指不同环境中分化成的种内不同表型。 -地理宗:因地理因素为主要因子引起的不同生态类型。 -Race, morphs, ty pes,strain,forms:遗传学指种下遗传结构不同的亚群。 -Race:人类学中指人种。 一个物种:如无亚种的划分称为单型种 如可划分为一些亚种称为多型种 第二节 物种及其形成方式 一般认为物种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 一、物种定义和性质 不同学科识别和区分物种的依据不同,就有不同的物种标准: 形态学标准:表型特征 遗传学标准:生殖隔离 生态学标准:生态位 生物地理学标准:地理分布 1、物种的定义 1983年 May提出: 物种是由种群组成的生殖单元,在自 然界中占有一定的生境地位。 1987年陈世骧补充: 在宗谱线上代表一定的分支。 物种定义包含四个方面内容 种群组成 生殖隔离 生态地位 宗谱分支 物种具有既连续又间断的性质 受遗传物质自发性的突变、以及繁殖、迁移、种群数量变化、选择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而处于不断变化之中; 在遗传性的保守性和其他稳定性机制的影响下,长时间内在一定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