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呈报蓝莓种苗繁育基地建设项目的请示一、种苗繁育基地建设结合技术力量和工作基础条件,在全区建成蓝莓组培苗木繁育基地和扦插苗木繁育基地,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技术水平。蓝莓组培苗木繁育基地设在大兴安岭农林科学院和XX县区中心苗圃,到20XX年生产规模达到年产300万株;蓝莓扦插苗木繁育基地设在新林林业局、阿木尔林业局、十八站林业局和加区神农北药有限公司,各建设温室4栋,面积4000平方米,到20XX年生产规模达到年产300万株。20XX年种苗繁育(扦插苗和组培苗合计)200万株;20XX年种苗繁育400万株;20XX年种苗繁育600万株,力争到20XX年种苗繁育稳定在1000万株。二、原料基地建设1、野生蓝莓集约经营采集基地建设。在大兴安岭北部漠河、图强、阿木尔、塔河野生蓝莓集中分布区,重点建设15万亩野生蓝莓集约经营采集基地;在大兴安岭中部十八站、韩家园、呼中、新林野生蓝莓中度分布区,重点建设5万亩野生蓝莓资源恢复采集基地。通过集约经营,提高野生蓝莓单位面积产量和单株产量。2、人工种植蓝莓基地建设。加格达奇、呼玛、松岭、大杨树农工商联合公司等利用适合的气候和相对广阔的土地,开展人工种植;北四局利用相对丰富的野生资源,在保护的前提下,以人工种植为补充,大力开展集约化经营和可持续经营;十八站、韩家园以现有零散的野生分布面积为基础,通过恢复性补种、人工种植两种途径,逐步扩大种群面积和种植面积;呼中、新林由于气候条件的限制,野生蓝莓生态脆弱,可适度开发利用,发展人工种植。三、产品深加工通过科技投入和技术创新等方式,培育2~4家年产值上亿元,集基地、生产、研发、加工、贸易为一体的蓝莓产业化龙头企业;不断研发高附加值的高端产品,促进蓝莓产业不断发第1页共2页展壮大,使蓝莓产业真正发展成为富民强区的重要产业之一。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