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第十五章酸碱平衡VIP免费

第十五章酸碱平衡_第1页
1/16
第十五章酸碱平衡_第2页
2/16
第十五章酸碱平衡_第3页
3/16
- 1 - 1 第十五章 酸碱平衡(1.3 万周许峰) 学习目标及基本要求 1.掌握酸碱平衡的概念及血液、肺脏、肾脏、组织细胞对酸碱缓冲和平衡调节的作用机制。 2. 熟悉体内酸碱物质的产生、挥发性酸及固定酸的概念、酸碱平衡失调的类型。 3.了解判断酸碱平衡失调的生化指标及临床意义。 正常人血液pH 值为 7.35-7.45,平均值为 7.4。机体通过物质代谢不断产生内源性酸性和少量的碱性物质,也有一定数量的外源性酸碱物质进入体内,均可影响血液pH 值。机体通过体液中的缓冲体系的缓冲作用和肺、肾的调节作用,排出过多的酸或碱,从而维持机体 pH 值内环境的稳定,称为酸碱平衡(acid-base balance)。因各种原因致使体液的pH 值相对稳定性遭到破坏就称为酸碱平衡紊乱(acid-base imbalance)。 第一节 酸碱物质的来源 体液中的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主要是组织细胞在物质分解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其中产生最多的是酸性物质,仅小部分为碱性物质。 一、酸性物质的来源 体内酸性物质主要来自糖、脂类、蛋白质及核酸的代谢产物,其次是饮食和药物中的少量酸性物质。体内物质代谢产生的酸性物质可分为两大类: (一)、挥发性酸(volatile acid) 成人 体 内 每天通 过 糖、 脂肪和 蛋白质 等营养物 质 的分解 代 谢 产 生 约300~400LCO2,可以 通过两种方 式 与 水 结 合 生成约 15 mol H2CO3。一种是与 组织间 液和血浆 中的水 直 接 结 合 生成H2CO3,即 CO2 溶 解于 水 生成H2CO3;另 一种是在红 细胞、肾小管 上 皮 细胞、胃 粘 膜 上 皮 细胞和肺泡 上 皮 细胞内经 碳 酸酐 酶 (CA)的催 化与 水结 合 生成H2CO3。H2CO3 是体内酸的主要来源,因其分解产生的CO2 可由 肺呼 出而被称之 为挥发性酸。通过肺进行 的CO2 呼 出量调节也称之 酸碱的呼 吸 性因素 调节。 (二 )、固定酸(fixed acid) 机体内由 含 硫 氨 基酸分解代谢产生的硫 酸; 含 磷 有机物(磷 蛋白、核苷 酸、磷 脂等)分解代谢产生的磷 酸; 糖酵 解产生的乳 酸; 脂肪分解产生的乙 酰 乙 酸、β-羟 丁 酸等酸性物质,因不能 由 肺呼 出而只 能 通过肾脏由 尿 液排出,故 称为固定酸或非 挥发酸- 2 - 2 (non-volatile acid),人体每天生成的固定酸所离解产生的H+与挥发酸相比要少得多,约为50~90 mmol。通过肾进行排酸保碱的调节也称之...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第十五章酸碱平衡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