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课内容:免疫调节教学目标:1、概述免疫系统的组成2、概述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教学重难点:1、人体的三道防线2、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6>O・〉0>6-R◎0◎0心 0◎4-O'000心'00°■■纺 0U>■0'O・彳 0“*・巧 a0 中夺 0◎0a°-O'0 夺 O“寺・0GO--j-f>0勺->教学内容:一、基本概念1、免疫的概念:(1)概念:免疫是指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维持自身生理状态平衡与相对稳定的功能。免疫调节是依靠免疫系统来实现的。(2)意义:免疫对于疾病防御、维持人体的稳态具有重要意义。2、人体免疫的三道防线(1)第一道防线:皮肤和黏膜,阻挡和杀灭病原体,属于非特异性免疫。(2)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溶酶菌等)和吞噬细胞,属于非特异性免疫。(3)第三道防线: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产生抗体,消灭病原体(抗原),属于特异性免疫3、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免疫可以分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两种类型,其中特异性免疫起主导作用,者比较见下表:种类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区别含义在人类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天然防御功能在非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建立的、个体在生命过程中接受抗原性异物刺激后获得的防御机制来源遗传而来,人人都有的先天性免疫出生后与病原体斗争过程中形成的后天性免疫,并非人人都有对象对所有的病原体起作用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特点无特异性、作用短、时间短有特异性、作用强、时间长基础第一、二道防线第三道防线联系起主导作用的特异性免疫是在非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特异性免疫中形成的免疫物质会促进非特异性免疫的功冃能,两者共同负担着机体的防御功能【注】(1)唾液、胃液中都有杀菌物质,但因为与外界环境相通,属于第一道防线。(2)吞噬细胞不仅参与非特异性免疫,还在特异性免疫的感应阶段和效应阶段发挥重要作用。此外,细胞免疫中产生的淋巴因子既有属于特异性免疫方面的作用,又有属于非特异性免疫方面的作用。4、抗原和抗体中的干在 5 孤耐鉤于大部分死亡脚腺中的造中博淹T 细地Jfc 于细胞记忆 R 细(1)抗原和抗体的概念和应用概念物质制品应用抗原能使机体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细菌、病毒、花粉、癌变细胞等疫苗把疫苗接种在健康人体内,使人在不发病的情况下产生抗体,获得免疫抗体机体受到抗原刺激后产生的,能与该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球蛋白:主要分布于血清,也分布于组织液和外分泌液各种血清给人注射含有抗体的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