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共 8 页县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实施方案县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中发〔20〕43 号)精神及省委、省政府意见,加快推进我县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现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如下方案。一、指导思想全面继承创新新时代中国特色中医药工作,强化政策导向,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加快市场培育,有效促进我县中医药服务标准化、产业化、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中医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逐步构建具有元素和特色的中医药发展模式,做大做强中医药品牌,着力推进我县中医药工作走在前列。二、发展目标到 2022 年,实现人人基本享有中医药服务。中医药健康服务能力明显增强,中医药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中医药健康服务群众获得感明显增强;中医药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防治重大疾病中的作用更加显著;进一步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人才素质进一步提高;中医药健康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在治未病中的主导作用、重大疾病治疗中的协同作用、疾病康复中的核心作用充分发挥。进一步加强中医药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中医药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充分发挥中医药“简、便、验、廉”的特色和优势,基本满足城乡居民对中医药医疗保健服务需求。具体实现以下目标:1. 中医医疗服务能力显著提升。2021 年中医院医技楼主体完工,2021 年投入使用。县医院中医科编制床位占医院编制床位的比例不低于 5,中药房达到《综合医院中药房基本标准》要求,到 2022 年,县中医院服务能力力争达到三级水平,乡镇卫生院全部设置国医堂、配备中医医师。2. 中医药养生养老康复服务更加完善。中医药养生、养老、康复等服务机构进一步发展,积极推进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机构建设。到 2022 年,县中医院建成治未病优势中心和标准化康复科建设,乡镇卫生院中医治未病服务能力明显提升,第 2 页共 8 页基本适应全社会中医药养生养老康复健康服务需求。3. 中医药人才队伍素质全面提升。建立名中医培养、评选和动态管理制度,到 2022 年,培养新时期县级或以上临床名中医、中青年名中医、基层名中医和中医药学术经验传承老师等人才 15 名;创新师承模式,深入开展名老中医师带徒工作,全县师承培养中医药人才 10 名;实施基层中医药人才提升工程;加强中医药人才毕业后继续教育,深入实施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提升新模式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成效。4. 中医药标准化和信息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