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物质世界和实践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一、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一)、世界是统一的物质世界1、世界的本质问题是哲学必须回答的重大问题(1)、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2)、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物质和意识哪个是本原、哪个是第一性的问题哲学上属于本体论的问题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的、第一性的,意识是派生的、第二性的哲学属于唯物主义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的、第一性的,物质是派生的、第二性的哲学属于唯心主义、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主要指思维能否认识存在的问题,即世界可不可以认识的问题哲学上属于认识论的问题可知论:承认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认为世界是可以认识的,属于可知论不可知论:否认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认为世界是不可能认识的,属于不可知论(3)、社会历史的基本问题: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历史唯物主义:凡是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是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心主义:凡是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是历史唯心主义(4)、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主要是回答世界的本质是什么以及世界可不可以认识的问题,它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但不是哲学的全部问题。世界存在的状态: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运动发展的,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形而上学:认为世界上的事物都是彼此孤立的,静止不变的,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中,又交织着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从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2、世界的本质问题上一元论和二元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1)、世界的本质问题实质上是世界的统一性问题一元论:承认世界的统一性,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有一个共同的本质和本原,这种哲学就是一元论唯心主义一元论: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精神,世界统一于精神。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人的感觉、经验、心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英国贝克莱“存在就是被感知” 、“物是感觉的集合”宋代陆九渊“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明代王守仁“心外无物” 、“天地万物皆在吾心”客观唯心主义:把某种客观精神(理念、绝对精神、天理)说成是世界的本原。德国黑格尔“绝对精神”宋代朱熹“理在事先” 、“理”乃是“天地万物之根”神学唯心主义也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唯物主义一元论: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世界统一于物质。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质或本原归结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