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宏观经济分析VIP免费

宏观经济分析_第1页
1/11
宏观经济分析_第2页
2/11
宏观经济分析_第3页
3/11
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政策展望目录一、美国金融危机拖累全球经济1 1.金融危机向实体经济的传导路径1 2.美欧等发达经济体: 正在转入衰退23.新兴市场国家:经济被动减速明显3 二、中国经济:周期性调整与结构转型压力的叠加4 1.通胀下行的趋势确立4 2.三架马车的走势不容乐观5 3.经济转型显现机会窗口6 三、寻找景气周期的下一个起点71.改革开放以来的三次经济周期8 2.2010 年:新的景气起点?8 四、宏观经济政策展望91.货币政策逐渐走向全面放松9 2.财政扩张政策扬帆启航9 五、调整周期下的资产配置战略10 1.大类资产的战略配置10 2. 发掘结构性投资机会10 一、美国金融危机拖累全球经济1.金融危机向实体经济的传导路径金融是经济的血脉, 随着次贷危机上升为金融危机,曾经充裕的流动性转而变得缺失,实体经济系统中的血液逐渐减少的时候,经济危机开始出现。目前,在全球范围内, 这种情况正在发生。 作为全球最顶尖的宏观经济学家,伯南克在主持美联储之前就已经对“大萧条”的机制1,即典型金融危机向实体经济传导的机制做出了深刻的学术分析。金融危机与实体经济的传导机制是伯南克学术核心贡献。这有两条路径, 一是通过“债务型通货紧缩” (资产负债表效应)发挥作用,另一个是通过银行资本和稳定性发挥作用(流动性) ,而这两个机制本身也互相作用。非货币性金融因素,例如银行业恐慌和企业倒闭, 在堵塞正常的信贷流动并因而加速经济衰退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这不仅解释了大萧条, 也在近来东亚等地的经济危机中得到印证,而且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 本次愈演愈烈的美国金融危机正是沿着这两条路径向实体经济进行传导。自雷曼宣布破产保护以来, “次贷危机”在美国市场的纵深发展几乎超出了市场所有分析人士的预期, 它也深刻改变了市场上原本 “充裕的流动性” ——这一过去十多年大多数时间里全球宏观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基本事实。1《大萧条》,《序言》及第一章《大萧条的宏观经济学:一个比较分析》,伯南克,中文版,2007 年 4 月。企业盈利下降实体经济,资产负债表效应金融市场,传染效应资产价格下跌消费需求下降财富缩水总需求下降物价下跌抵押品减值信用紧缩投资需求下降风险溢价上升利率上升信用紧缩银行出现流动性问题流动性效应图 1:金融危机向实体经济的传导机制笔者虚拟了一个例子以反映美国市场流动性收缩的特征。危机前,一个典型的金融企业的自营单位有1 亿美元的自有...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宏观经济分析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