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报告 ( 土壤 ) 土壤实习一、目的意义土壤地理野外实习,是土壤地理教学环节的有机组成部分。通过野外实习,一方面结合实际,应用和验证课堂教学所学的理论与知识,加深和巩固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学习常规土壤调查与制图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土壤地理野外实习的重点是学习与掌握土壤路线调查(或概查)的方法。它的主要内容包括:调查前的有关资料和图件的收集与分析工作;土壤地理调查路线的选择;土壤剖面的选点、观察、描述与记载;土壤标本与样品的采集;土壤图的调查与绘制;编写土壤调查报告或土壤图说明书。有条件时,可与土壤遥感调查与制图实习同步进行,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二、实习的准备工作为使实习取得预期的效果,做好实习的一切准备是异常重要的。指导教师的准备工作,主要是确定野外实习的地点,预查、制订实习计划 (包括目的要求、 日程安排、人员组织等) 。师生共同要做的准备工作是地形底图、收集与分析有关实习地区的资料和图件等。(一)地形图的准备地形图是用以作为野外实习底图的必备的基础图件。地形图比例尺大小的选择,视野外实习地区范围的大小、自然地理环境和土壤的复杂程度而定。实习范围小、环境条件复杂和土壤种类多样性的,比例尺宜大,反之宜小。一般多采用 1:5000~1:10000 比例尺的地形图作底图。范围大者可采用 1:100000 地形图。在确定无地形图的情况下,可以用比例尺平面图代替。结合生产任务的野外实习,还需匹配相当或比例尺略小的行政图。(二)资料与图件的搜集和分析1.自然成土因素的资料与图件1)气象气候资料与气候图:着重搜集的数据有气温、年均温、》10 度积温;年降水量、蒸发量、风、无霜期等资料,以及气候图。2)植被:植被类型、组成结构、被覆情况、指示植物等。主要搜集自然植被、植被图等。3)地貌:地貌类型、海拔高度、侵蚀切割程度,以及地貌类型图等。4)母质和母岩: 地质图、 岩性分布图、 区域地质构造、岩石种类、岩性及其分布规律。成土母质类型,一般以第四纪成因类型为基础,如花岗60 岩残积母质、河流冲积母质或洪积物,海(湖)相淤积物、冰碛母质⋯⋯等。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应注意黄土和风沙物质,湿热的亚热带的热带,应注意红色风化壳。5)水文:包括实习区的地表水和地下水,如河流水系分布、各河流的水文特征、流域发生发展情况;地面潜水埋藏深度、水化学成分及矿化度;水文地质图等。2.社会经济情况资料:搜集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