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职称考试易错知识梳理1.如果审计组成员认为内部控制的设置极为有限或按照成本效益原则不宜进行内部控制测试,则审计人员可以不依赖内部控制进行审计,不对内部控制实施内部控制测试2.财务审计项目的一般审计目标中的总体合理性通常是指审计人员使用分析性复核方法或实施恰当的审计程序后对被审计单位所记录或列报的金额在总体上的正确性做出估计。3.审计组对审计事项实施审计结束后,向审计机关提出审计报告的日期应当在90 日内。4.编制审计工作底稿和对会计报表各项目实施实质性测试属于审计实施阶段。5.审计目标的确定取决于社会的需求、审计界自身的能力和水平。6.符合性测试属于对内部控制进行内部控制测试。7.审计项目计划一经下达,审计机关应当努力完成,没有特殊情况,不应变更和调整。为了使审计项目计划落到实处,审计机关必须建立审计项目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制度。8.三级复核制度主要由主任会计师(所长或指定代理人) 、部门经理 (或签字注册会计师)和项目经理 (项目负责人)三次复核构成。9.审计项目计划由文字和表格两部分构成,其中文字部分包括上年度审计计划完成情况;本年度审计项目安排的依据和指导思想;审计目的;完成计划的主要措施。表格部分包括了审计项目名称、类别、级别和数量;完成审计项目的时间要求和责任单位;被审计单位名称以及主管部门和所在区域。10.鉴定审计证据的相关性要求审计人员利用与审计目标性关联的审计证据来支持自己的审计结论。11.审计中发现的重大问题,没有明确审计标准的应当请示本级人民政府或上级审计机关。12.管理类审计工作底稿是指与展开项目审计工作有关的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监督等方面的工作记录和资料。13.选用审计标准时,应当考虑相关性、可靠性、合法性和适用性14.亲历证据是指审计人员在被审计单位执行审计工作时亲眼目击、亲自参加或亲手取得的证据15.审计证据质量特征中的相关性是指审计证据与审计目标之间或其他审计证据之间的内在联系程度。16.不是非重大事项的审计工作底稿不用进行复核,而是任何审计工作底稿都必须进行复核;并非只有业务类的审计工作底稿需要归档,管理类的审计工作底稿也需要归档。17.鉴定和勘验证据是指因特殊需要审计机关指派或聘请专门人员对某些审计事项进行鉴定而产生的证据。18.审计取证的具体的方法有检查、监盘、观察、询问、函证、计算、分析性复核等。19.账目基础审计是审计取证模式发展的第一阶段,以凭证账目等记录为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