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组织推动农业产业化学习材料与组织活动总结范文 4篇汇编组织推动农业产业化学习材料像富民合作社这样由农村党员领办创办的农业公司、基地、协会、合作社等新经济组织枣阳目前有 1*0 多家。为应对市场变化对农业的冲击和影响,推动农业经营的产业化进程,全面提升农业组织化程度,努力实现农业集约化经营,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鼓舞下,今日光武故里枣阳,农村党员干部带头创办组建的新经济组织大量涌现。在这些新经济组织的辐射带动下,枣阳农村形成了粮食加工、水果、种植、养殖四大特色支柱产业,网络农户 15 万多户,实现销售上亿元,户平增收 500 多元,极大地推动了农业产业化,致富了群众。创办一个龙头公司,激活一大支柱产业10 月中旬,中央电视台农村频道节目组来到枣阳市新市镇,对农村青年党员李堂国创办鑫泰养殖公司带领群众致富的先进事迹进行采访拍摄。李堂国是当地小有名气的能人,是带领群众致富的知心人。他的特别之处就在于他实行了一种特别的让群众放心的经营模式。为打消群众跟着公司干的疑虑,他探究建立了“风险补偿金”制度,每年从自己公司提取 8%的销售利润作为“风险补偿金”,向公司网络农户作出“户养一头猪,增收一百元”的具体承诺。若因市场因素导致农户饲养一头牲猪的利润不足 100 元时,公司用“风险补偿金”为农户补齐差额。今年,牲猪患蓝耳病期间,公司一度拿出 10 多万元为网络农户补足差额,消除了农民群众的后顾之忧。养猪产业的兴起,还带动了当地 100 多农户成为养牛、养羊专业户。在李堂国的带动下,第 1 页 共 11 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牲畜养殖已经成为新市镇农民群众发家致富的主导产业。正所谓一家龙头公司撬动了一个支柱产业。在枣阳*镇,农民群众的首要致富项目是种植棉花,这里棉花常年种植面积在 4 万亩以上,年棉花总产量近*万担。棉花产业之所以如此受到群众青睐,要得益于当地的棉花公司。据了解,由党员带头创办的棉花加工企业有 4*家,他们实行“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极大地调动了群众种植棉花的热情。在这些龙头公司的带动下,目前该镇已形成了种植、收购、加工、纺织、织布、服装等一条龙棉花生产加工格局,成为华中地区最大的棉花加工经营集散地。200*年*镇各类棉花企业资产总额已达 1.5 亿元以上,从业人员1.2 万人,实现工业总产值达 4.2 亿元,营业收入达 4.3 亿元,整个棉花产业使农民人均增收达 500 元,棉花产业成为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