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XX 省转移就业脱贫实施方案》 XX 县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实施方案为进一步加快推进我县城乡一体化进程,认真做好县域内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切实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根据省、市关于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会议部署,按照《XX 县区关于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意见》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 XX 县区委九届四次全会精神为指导,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城乡统筹的发展思路,紧紧围绕我县“争先升位,富民强县,建设和谐幸福新大洼”的总体目标,以就业培训为基础,以引导农村居民向城镇居民身份转变为抓手,以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和 二、三产业及其他领域转移为重点,以强化考核为手段、以落实扶持政策、强化就业服务为保障,坚持就地就近转移与对外输出转移相结合,建立“政府指导、政策引导、市场运作、管理规范、转移有序“的发展机制,推进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更快更好地发展。 二、目标任务 (一)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质量,进一步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规模和范围,鼓励和扶持培训机构开展“定单式”、“定向式”培训,并建立好培训台帐和相关资料档案,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合格率要达到 90%以上,参培率达 100%。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达 1 万人以上,其中:一产业1350 人,二产业 1740 人,三产业 6910 人。 (二)2013 年全县农村劳动力转移总量至少达到 1 万人以上,其中:二产业占比率 30%,三产业占比率 70%。各镇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争取达到域内富余劳动力资源总数的60%以上,以后逐年提高 15%-20%,到“十二五”期末,力争达到 100%。 三、重点工作 (一)实施“强基工程”,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信息体系建设。对全县农村劳动力情况进行全面摸底调查,建立健全县镇联网的劳动力资源动态数据库和管理信息体系,建立实名制档案。依托信息化管理手段,准确掌握全县农村劳动力储量、结构和外出劳动力的数量、流向、年龄结构、文化程度以及用工信息等情况,摸清摸准全县农村劳动力基本情况、转移情况、剩余情况,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的动态管理。重点加强农村未就业初高中及高校毕业生和可输出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资源信息库建设,加强劳动用工信息发布,让劳动者掌握培训和用工信息,实现培训输出机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的有效对接,提高组织化程度。加快发展社会职业介绍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