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02住宅建筑结构统一技术措施的理解应VIP免费

02住宅建筑结构统一技术措施的理解应_第1页
1/11
02住宅建筑结构统一技术措施的理解应_第2页
2/11
02住宅建筑结构统一技术措施的理解应_第3页
3/11
1 《住宅建筑结构统一技术措施》的理解应用 任 旭 3.基础及地下室设计 3.1 基础设计 3.1.1 天然基础 1 . 筏板基础、柱下条形基础和十字交叉条形基础应采用弹性地基梁、板模型考虑上部结构刚度进行整体分析计算,柱下条形基础可按倒梁法计算。筏板基础宜按照有限元法计算其内力及配筋。采用天然基础时,应按规范要求计算地基变形量,且应保证其满足规范允许值要求。 《地基规范》3 .0 .2 条(强条),按甲、乙及丙级地基分别规定;甲、乙级须计算,丙级有五种情况 2. 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柱下条形基础、十字交叉条形基础翼板、梁板式筏板基础底板受力钢筋的最小配筋率不应小于 0.15%。 3. 基础梁的配筋率不宜小于 0.3%;梁、板上部钢筋全跨贯通,底部钢筋应不少于 1 /2 全跨贯通。梁两侧腰筋不小于Φ 12@250。 注意倒梁说明 3.1.2 桩及承台 1. 灌注桩竖向钢筋最小配筋率在非地震区取 0.2%,地震区建议按表.3.1.2 配筋。 表.3.1.2 灌注桩配筋 桩径 D (mm) 桩基安全等级 一级(A1) 二级(A2) 主筋 箍筋 加劲筋 主筋 箍筋 加劲筋 400 6Φ16 Φ6@250 Φ12@2000 6Φ16 Φ6@250 Φ12@2000 500 7Φ16 Φ6@250 Φ12@2000 7Φ16 Φ6@250 Φ12@2000 600 8Φ18 Φ8@250 Φ12@2000 8Φ16 Φ6@250 Φ12@2000 700 10Φ18 Φ8@250 Φ12@2000 10Φ16 Φ6@250 Φ12@2000 800 12Φ18 Φ8@250 Φ14@2000 12Φ16 Φ6@250 Φ14@2000 900 12Φ20 Φ8@250 Φ14@2000 12Φ18 Φ6@250 Φ14@2000 1000 14Φ20 Φ8@200 Φ14@2000 14Φ18 Φ8@250 Φ14@2000 1100 16Φ20 Φ8@200 Φ14@2000 16Φ18 Φ8@250 Φ14@2000 1200 18Φ20 Φ8@200 Φ16@2000 18Φ18 Φ8@250 Φ16@2000 1300 20Φ20 Φ8@200 Φ16@2000 20Φ18 Φ8@250 Φ16@2000 1400 22Φ20 Φ8@200 Φ16@2000 22Φ18 Φ8@250 Φ16@2000 2 1500 24Φ20 Φ8@200 Φ16@2000 24Φ18 Φ8@250 Φ16@2000 1600 26Φ20 Φ8@200 Φ16@2000 26Φ18 Φ8@250 Φ16@2000 1700 27Φ20 Φ8@200 Φ16@2000 27Φ18 Φ8@250 Φ16@2000 1800 29Φ22 Φ8@200 Φ18@2000 29Φ20 Φ8@250 Φ18@2000 1900 30Φ22 Φ8@200 Φ18@2000 30Φ20 Φ8@250 Φ18@2000 2000 32Φ22 Φ8@200 Φ18@2000 32Φ20 Φ8@250 Φ18@2000 2100 33Φ25 Φ8@200 Φ18@2000 33...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02住宅建筑结构统一技术措施的理解应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