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运用拉伸特征、孔特征、填充阵列、环形弯折、特征阵列、曲线曲面特征等,完成下列轮胎模型的制作。 图 8-22 主要步骤如下: (1) 建立下列拉伸特征。 图 8-23 (2) 建立下列拉伸特征。 图8-24 (3) 利用方向阵列对第(2)步中建立的特征进行阵列,阵列距离为80,数量为15个。 图8-25 (4) 对第(2)步中建立的特征进行拔摸,拔摸曲面为上面的面,拔摸枢轴为Right基准面,拔摸角度为8度。 图8-26 (5) 对第(4)步中建立的拔摸特征进行参照阵列。 图8-27 (6) 对第(4)步中建立的拔摸特征上面两条边进行完全倒圆角。 图8-28 (7) 对上一步中建立的完全倒圆进行参照阵列。 图8-29 (8) 利用特征操作工具,对上面的所有特征进行以 Right基准面的镜像复制。 (a)镜像复制的结果 (b)特征操作菜单 图8-30 (9) 对上面的建立的实体进行环行弯折,并建立轮胎的轴线A_1,结果如下。 图8-31 (10) 穿过轴线A_1建立基准面DTM1。 图8-32 (11) 以DTM1为草绘平面,利用旋转特征建立轮毂,旋转特征的截面如图8-33,结果如图8-34所示。 图8-33 图8-34 (12) 利用拉伸特征建立轮毂上的孔。 (a)孔特征 (b)截面 图8-35 (13) 对轮毂上的孔进行阵列。 图8-36 (14) 建立倒圆角特征(另一侧同样处理)。 (a)倒圆角1 (b)倒圆角2 (c)倒圆角3 (d)倒圆角4 图8-37 (15) 建立倒圆角特征(按shift键选种环上的两条边可选种整个环上的边,需要补充一条小边的倒圆角。另一侧同样处理)。 (a)边环倒圆角 (b)小边倒圆角 图8-38 (16) 对下图所示的15条边倒圆角,半径为 5。 图8-39 (17) 对下图所示的15条边倒圆角,半径为3。 图8-40 (18) 对下图所示的15条边倒圆角,半径为15。 图8-41 (19) 对下图所示的15条边倒圆角,半径为5。 图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