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 根据2007年2月7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精神,为进一步加强我校学生的共安全教育,培养学生的公共安全知识和意识,提高学生面临突发安全事件自救自护的应变能力和基本技能。根据学校的安全教育基本情况和学生的安全意识、安全能力的现状,以及加强校园管理,构建和谐、平安校园的总体要求,全面贯彻落实指导纲要要求,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明确公共安全教育的指导思想: 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把公共安全教育贯穿于我校教育的各个环节,使学生牢固树立“珍爱生命,安全第一,遵纪守法,和谐共处”的意识,具备自救自护的素养和能力;使教师牢固树立“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的安全责任意识,把安全教育工作作为学校学生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确保学生的和谐、平安、健康成长,确保校园的安定稳定,全面建设和谐平安校园。 二、了解学生公共安全教育的基本目标和基本原则 1、基本目标 根据纲要要求,确定我校学生公共安全教育的基本目标是: 1)通过开展公共安全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家庭和个人的安全责任感,使学生逐步形成基本的安全防范意识、安全应急意识、安全规范的遵纪守法守意识。教师和家长形成必要的安全教育责任意识、安全教育意识和安全教育能力。 2)通过公共安全教育促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安全行为的知识和技能,养成在日常生活和突发安全事件中正确应对的习惯,最大限度地预防安全事故发生和减少安全事件对学生造成的伤害,保障学生的健康成长。 2 3)通过公共安全教育促使学生逐步形成关爱生命、关注社会与学校和谐、关心他人的基本人文品质,提升学生公民素养。 4)通过学生公共安全教育,进一步减少我校的安全隐患,减少校园暴力伤害事故,最大限度降低我校学生的违纪违法行为,建设具有良好校风的文明学校。 2、基本原则 1)适应性原则。在安全教育过程中要根据学生年龄、身心特点,根据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的学生认知特点,设计相应的安全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途径,使安全教育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2)实用性原则。要避免安全教育中的虚化、理论化倾向,把安全教育内容具体化为学生可接受,可遵循能使用的具体知识与技能,并使之系统化、系列化。 3)实践性原则。坚持把学生的安全教育与学生的各种学习、活动、生活、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培养安全意识,锻炼安全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