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地社会工作服务站 2020 年度服务项目策划一、项目实施地背景和服务需求分析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农村社会由封闭、静止、同质日趋走向开 放、流动、异质。在这一转型过程中,中西部农村地区的大多数中青年进城务工 经商,造成很多村庄的“空心化”以及“三留守”问题,很多村庄慢慢趋向凋敝 和萧条,失去了往日的生机活力。农民也慢慢失去了对村庄共同体的归属感、认 同感。在劳动力、资金由农村流到城市,土地收益也越来越向城市工商资本旗下 集中,相当一部分村庄在失去人财物的情况下,逐渐走向衰弱甚至消失。农村发 展的未来道路应如何走?这是基层政府在治理中需要考虑的问题。某地街道辖 20 个行政村、1 个社区,总人口 23047 人,但常住本辖区人口 不足 5000 人。其中,“三留守”人员就有 2690 人,占据一半多。留守群体中, 留守儿童 226 人,留守老人 1349 人,留守妇女 716,其中留守老人问题尤其突 出。某地街道的社会结构情况也是很多中西部农村的一个缩影。截止到 2015 年 11 月,某地街贫困人口有 1949 人,其中低保户和五保户为 1196 人,分别占辖区 常住人口的 39.0%和23. 9%,贫困比例和贫困程度非常之高。因此,“三留守”问 题和反贫困是某地街道开展社会工作的重点领域。为此,社工将从社区服务、社 区建设、政策倡导三个层面开展工作。某地街当前这三个层面的现状和服务需求 情况如下:(一)社区服务1,农村老年人的基本需求(1)精神慰藉和情感交流的需求。调查中发现,大部分老年人选择向配偶倾 诉自己的心事,向子女倾诉的比较少,而部分子女不在身边的留守老人则过着 “出门一孤影、进门一盏灯”的孤寂生活,缺乏家庭温暖,使他们倍感孤独。特 别是随着年龄增高,行动越来越不方便,与外界的接触越来越少。大部分子女只 是关心他们的物质生活,关心他们是否吃饱穿暖,致使很多老人缺乏心理和精神 安慰,寻求与他人交流和被倾听的愿望强烈。老人的这种情感诉求与其家庭的经 济状况密切相关,经济条件越差的家庭,老人的诉求越频繁、越强烈。(2)健康保健服务的需求。据调查,老人患腰腿疼痛、心脑血管疾病、慢性 疾病的比例较高,医疗服务需求强烈,但限于经济条件和支付能力,只能抑制相 应需求。村里间隔较长时间免费给老人做一次健康检查,但只有 65 岁以上的老人 能够享受。(3)生活照料的需求。老年人通常体弱多病,日常生活有诸多不便,有的生 病后也得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