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中的几个心理误区在家庭教育中,由于家长们望子成龙心切,往往会在不知不觉中走入心理误区,结果,不但达不到预期的教育效果,甚至会引发孩子的心理障碍,对孩子个性的形成和未来的发展造成负面影响。因此,我们有必要了解这些心理误区,以便使孩子得到更为科学合理的家庭教育。1、“投射效应”误区心理学研究发现,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不自觉的把自己的心理特征(如个性、好恶、欲望、观念、情绪等)归属到别人身上,认为别人也具有同样的特征,如:自己喜欢说谎,就认为别人也总是在骗自己;自己自我感觉良好,就认为别人也都认为自己很出色⋯⋯心理学家们称这种心理现象为”投射效应”。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却常常错误的把自己的想法和意愿投射到子女身上,父母总喜欢为子女设计前途,希望孩子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并且往往以“孩子小,不懂事”为由,忽视孩子自己的意愿,结果往往达不到预期目的。小强是个聪明活泼的孩子,可是有一段时间,小强却表现得情绪低沉。经了解我们才知道,小强的爸爸妈妈为了让小强成材,一口气为他报了英语、美术两个班,还请了一位家教教他弹钢琴,而小强偏偏喜欢跆拳道。结果小强不但自己的兴趣爱好得不到满足,每天的日程还被安排的满满的,所以才失去了以往的活泼。后来,小强的爸爸妈妈在跟小强沟通后,为他报了跆拳道班,而小强为了能学他喜欢的跆拳道,也同意了学美术,小强又象从前一样的活泼可爱了。合理的安排孩子的学习和生活,让孩子的童年充满欢笑而不是过分的压力,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前提。因此,在教育孩子时,千万不要走入“投射效应”的误区。2、“从众效应”误区从众效应是指在群体作用下,个人调整与改变自己使其变得与其他人更相似。简单地说,就是看见别人做什么,自己就想跟着做什么。在家庭教育内容的选择方面,从众效应十分常见。象前面讲的小强的例子,小强的爸爸妈妈为小强选择各种辅导班的依据,就是邻居们几乎都是这样做的。而邻居们这样做的理由,也是因为很多家长都是这样做的。显然,大家都不由自主地陷入了“从众效应”误区。应该说,绝大多数的年轻家长们没有教育孩子的经验,借鉴别人的做法, 成为获取儿童教育间接经验的捷径,因而,从众效应的产生是可以理解的。只要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注意对孩子加以正确引导,并根据孩子的自身特点选择教育的方式和培养的途径,从孩子的具体情况出发,就会避免盲从,取得满意的教育效果。3、“角色效应”误区现实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