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刚出壳的雏鸡体温低于成年鸡2.7 度;(2)雏禽绒毛稀短、皮薄、御寒能力差;(3)雏禽随着羽毛脱换及日龄增长,体温调节技能才逐渐完善由于雏禽的体温低、体温调节机能尚未健全,因此, 在育雏期间, 必须注意对雏禽供温保暖。育雏温度以育雏伞边缘、距垫料或地网5 厘米处的温度为准。适宜的温度是育雏成败的关键在实践中,可采用下面两种简便方法:A.接雏时( 1-2 天内) 33-35 度,以后每周降低温度3-5 度,直至离温;B.接雏时( 1-2 天内) 33-35 度,以后肉用禽每天降低1 度,蛋用禽每天降低0.5 度,直至离温;除按照育雏温度供温外,温度是否适宜还应通过鸡群的表现来验证:A. 温度适宜时,雏禽表现活泼、食欲良好、饮水适度、分布均匀、伸腿伸颈;B.温度过低时,雏禽打堆或集中于热源,并发出“唧唧”叫声、饲料消耗增加;C.温度过高时,雏禽张口呼吸、远离热源、不吃或少吃、多饮水。当雏禽表现温度过低或过高时,应及时进行调整。温度过高或过低对家禽的危害A.温度过低时:①雏禽打堆,易使低层的雏禽窒息而死;②雏禽受凉引起疾病(如感冒等呼吸道疾病或白痢等);③增加饲料消耗。B.温度过高时:①降低食欲,影响生长发育;②由于饮水增多,易引起下痢等疾病;另外,由于伞内外温差大,忽冷忽热、也易引起呼吸道疾病。第六章家禽的饲养( Nutrition and Feeding)本章学时 :理论课 3 学时本章主要内容 :一、家禽的消化特点二、家禽的营养需要及常用饲料三、家禽的饲养标准和日粮配合四、家禽的饲养方法本章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 使同学们掌握家禽的营养消化特点、家禽常用的饲料及家禽的饲养方法。第一节家禽的消化特点一、家禽消化道构造与生理功能特点1、有喙无齿 —利于采食、但不能咀嚼事物、应注意饮水高度。2、唾液腺不发达 —对食物消化作用不大。3、食道中特有的 素囔结构 —软化饲料。4、胃容积小 —食物停留时间短。5、肠道很短(1)十二指肠胰腺—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十二指肠肠液—淀粉酶、蛋白酶胆汁—胆碱盐、胆色素(2)小肠—食物分解代谢的主要场所蛋白质胃蛋白酶 +胰蛋白酶 +肠液氨基酸淀粉淀粉酶单糖(葡萄糖)脂肪脂肪酶 +胆汁脂肪酸 +甘油(3)盲肠—在微生物作用下消化部分纤维素。(4)直肠—重吸收水分。二、家禽的消化特点1、家禽胃容积小、肠道很短,食物在消化道中的停留时间短。实践中,应采用分餐饲喂或自由采食。2、家禽的肠道微生物活动很弱,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