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公共物品对农户福利影响理论研究综述 摘要。农户生活质量与福利状况是当前中国农村经济政策研究中最为基础、最为重要和最为突出的问题。我国学者在农村公共物品对农户福利影响方面进行了许多有意义的研究,但也存在不少欠缺之处。本文通过对已有文献的梳理,从农户享受的社会公共服务状况、农户福利的内涵、特定种类公共物品供给对农户福利的影响以及研究方法几个角度展开综述。 关键词:公共服务;农户福利;评述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09)06-0122-03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农村公共物品作为农村生产力重要组成部分,其供应的质量、数量与区域分布对农村发展与农户福利水平有着巨大的影响。农户生活质量与福利状况是当前中国经济政策分析中最为基础、最为重要和最为突出的问题。农村公共物品对农户的福利效应研究,对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意义重大,我国学者在这方面也进行了有意义的研究,但现有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都还存在一些不足。如对农户福利的界定和对农村地区公共物品福利影响的评估研究,导致在理论上难以明确农村公共投资最优方向与数量,这些方面应当为国内大多数学者在今后的研究中所重视。 一、农户享受公共服务现状 朱守银从农村公共物品产生的外部效应来划分,分为好的公共品(即符合公众利益,并对公众产生正的外部效应、提高农村福利水平的公共品)和坏的公共品(即不符合公众利益的制度等)。全国各地农村社区公共福利与公益服务事业发展状况千差万别,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社区公共福利与公益事业兴旺发达,在中部特别是西部地区农村,由于缺乏集体经济基础与多样化就业渠道,农村公共福利和公益事业普遍走向衰败,农民个人福利和家庭福利水平普遍偏低。部分学者研究指出,目前我国农村虽然已经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但在农村仍有许多文盲和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公共卫生医疗服务缺位,许多农村的基本医疗保健服务指标都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最低标准。农村的公共文化设施落后,大部分乡镇文化馆已经瘫痪。大量的农村居民不能饮用自来水,有些村公路状况很差,有些农村几乎没有任何电信基础设施,农村用电电压不稳、电价偏高,一些农村没有电视信号,文化设施落后,全国尚有两百多个县无公共图书馆,很多农户仍被排除在社会保障体系之外。农户享受的公共服务有待进一步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