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政霞.浅论我国“先污染后治理”现象[J].法制与社会,2008.11 张燕,等.“先污染后治理”的成因及解决对策.电力环境保护.2002(2) . 曹东, 杨金田 , 葛察忠. 环境信息公开—一项新的环境管理手段[ J] . 环境科学研究 ,1999 , 12(6): 1- 3 王绍棠 , 宋秀杰 , 丁庭 华 . 中国 21 世 纪的绿 色科 技[ J] . 环境 科学 , 1999 , 20( 5) : 109- 111 葛大陆 , 张超英 , 罗宗泽 . 我国锅炉 2000 年起始执行的环境标 准[ J] . 环境科学研究 , 2000 , 13( 4) : 30 - 33 潘岳. 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根本走不通. 市场报. 2007-6-11. 温家宝. 中国绝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人民网. 2008-3-14. 有鉴于发达国家走过的道路, 我国于 20 世纪 70 年代就提出要设法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路, 但从近 30 年的环境管理及效果来看, 似乎并未能避免。 我国污染的重要源头之一是大量存在的小企业, 尽管它们对所在地经 济发展 具 有一定 的贡 献 , 但造 成的环境损 害 也 是有目 共 睹 。 它们本应 成为 主 要的环境管理对象, 可 是管理难 度 很 大。 另 一原 因是我国现行的环境管理制度 。 我国现行环境行政管理制度 有: 环境保护目 标责 任 制、 污染集 中控 制制度 、 污染限 期 治理制度 、 排 污许 可 证 制度 、 环境影 响 评 价 制度 、 “三 同 时 ”制度 、 排 污收 费 制度 、 排 污申 报登 记 制度 等。 可 以 看出, 这 些 制度 均 以 污染存在为 前 提,执行这 些 制度 本身 就是“先污染后治理”。 因此 , 要真 正 避免“先污染后治理”, 需 对现行环境管理制度 加 以 完 善 。 而 且 建 国以 来, 我国人口 增 长 一倍 , 可 居 住 土 地减 少 了 一半 ; 能源、 资源的压 力不断 加 大; 此 外 还 有国际 的压 力。 现在一系 列 的国际 规 则 都 是有利 于发达国家的, 我们的生态成本和环境成本转移不出去。 二、“先污染后治理” 的含义及成因 (一)含义 从字面上看“, 先污染后治理”就是先任由污染发生, 或污染在人们还未意识到时就已发生, 然后再采取行动控制、 克服污染。 进一步分析会发现“, 先污染后治理”实际上有 2 种具体表现形式: 1. 企业运作过程中, 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