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伤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1 事故特征 1.1 危险性分析和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 冻伤事故是由于天气寒冷时工作人员室外作业或人员操作氨气、液氯、二氧化碳、氮气等化学低温 液体、气体而引起的人身冻伤事件。 事件类型分为两类:一类称非冻结性冻伤,是由lO℃以下至冰点的低温,潮湿引起,如冻疮;另一类为冻结性冻伤,由冰点以下低温所造成,如局部冻伤和全身冻伤。 1.2 事故可能发生的区域、地点或装置 事故可能发生的区域、地点或装置见下表: 序号 部位 事故可能发生的地点或装置 1 精制区 液化气取样点、现场作业放空点。 2 分离区 液化气取样点、现场作业放空点。 3 反应区 液化气取样点、现场作业放空点。 4 醚化区 液化气取样点、现场作业放空点。 1.3 事故可能发生的季节和危害程度 1.3.1 可能发生的季节 多发生在冬季,特别是液化气泄露处。 1.3.2 造成的危害程度 冻伤对脑功能有一定影响,使注意力不集中、反应时间延长、作业失误率增多,甚至产生幻觉,对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也有一定影响。会造成体温降低,甚至造成死亡。 1.4 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 1.4.1 液化气等化学低温液体气体容器、管道发生泄漏。 1.4.2 冬季进行室外作业。 2 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 2.1 应急组织机构 成立事故应急现场处置指挥小组,组织人员如下: 组 长:车间主任 副组长:车间副主任、车间安全员 成 员:车间干部、当班人员 (事故发生时,如组长不在,由副组长任组长) 2.2 应急组织职责 1)负责组织制定、修订事故应急现场处置方案,并定期进行演练。 2)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事故应急现场处置工作。 3)批准本方案的启动和终止。 4)负责与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的联系工作,并接受指挥部的指令和调动。 5)负责组织对事故受伤、被困或遇难人员进行抢救。 6)深入事故现场,及时对事故进行了解、掌握、分析和评估, 7)制定事故现场救援方案,并组织实施。 3 应急处置 3.1 事故初步判定的要点与报警时的必要信息 击目者发现事故发生要第一时间进行高声呼救,同时拨打或要求其他目击者拨打应急电话,向应急指挥小组报告事故的相关信息。并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开展前期的应急处置工作。 3.2 应急处置相关程序 3.2.1 事故报警程序 冻伤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告当班班长,班长接到事故报告后,应立即报告生产部当班调度、本单位负责人,由当班调度、单位负责人将事故信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