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庆地理概况 (目录) 一、凤庆简介 二、凤庆历史沿革 三、凤庆自然地理 (一)气候 (二)地形 (三)水系 (四)植被 (五)土壤 (六)资源 四、凤庆人文地理 (一)行政区划 (二)经济 1 . 农业 2 . 主要企业简介 3 . 旅游业 (三)交通 (四)历史文化 1 .文献名邦 2 .历史名人 3 .文物保护 (五)民族风情 (六)宗教 五、发展展望 凤庆地理概况 一、凤庆简介 凤庆县,亦称蒲门,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云南省临沧市市辖县,位于云南省的西南部,临沧市的东北部,跨99°31′E~100°13′E、24°13′N~25°03′N 之间,东与巍山县(属大理州)、南涧县(属大理州)相连,东南与云县毗邻,西南与永德县交界,西、西北与昌宁县(属保山市)接壤。是“世界滇红之乡”,“中国核桃之乡”,滇西文献名邦,临沧市教育大县。 全县辖13 个乡镇,45.6 万人(2011 年),国土面积 3335 平方公里, 年平均气温约 16.5℃。县城所在地凤山镇居县境中部,距云南省省会昆明市580 公里,距临沧市政府驻地临翔区123 公里。东西最大横距 59 公里,南北最大纵距 91 公里。 境内均为山区峡谷,仅营盘镇有少许丘陵盆地。最高点为大雪山黄竹林,海拔 3098 米。最低点为猛统河出境处,海拔 900 米。县城海拔 1578.8 米。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素有“山有多高、水有多高、四季如春”之称。立体气候状况孕育了凤庆复杂多样的生态环境和植被类型,赋予了凤庆丰富的生物景观。 二、凤庆历史沿革 凤庆,古为蒲蛮之地,故亦称蒲门。早在春秋战国以前,便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活。最早居住在这里的被称做濮人,是今天的布朗族、佤族的祖先,继后有傣族、彝族、白族、回族、苗族、傈粟族、拉祜族等相继入境定居。明清两代,汉族亦大量迁入。目前全县有 24种民族,人口 45.6 万人。 据史书记载,濮人曾参与武王伐纣,会战于孟津。凤庆唐属姚州,宋归永昌。元泰定二年(1325 年),夷长孟氏,请求内附。泰定四年内附后设顺宁土府。天顺元年(1328 年),设顺宁府宝通州、庆甸县。万历二十六年(1598),改为流官制,称顺宁府。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置顺宁县。民国2 年(1913)废府留县,先隶迤南道,后属迤西道。民国18年,裁撤道署,直属云南省府。民国31 年属蒙化第五行政区。民国38 年属蒙化第十一行政区。 1950 年 2 月 22 日,顺宁县人民政府成立。1953 年 3 月属大理专区。1954 ...